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我朋友从寺庙回来,身体…
求今年身体如何?
身体触机占法详解
身体解机占法
身体触机占法
身体什么时候恢复健康
儒学现代化之路——中西…
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身体…
金克木散文:在中西文化…
中西审丑领域的两朵奇葩
最新热门    
 
中西身体文化对健康的不同诉求探析

时间:2009-8-8 16:38:05  来源:不详
育于实存性的身体中。”因此可以说,“气”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气本体论解释了宇宙的起源、自然的形成、人类的生成、意识的缘起和人性的发端……。气是一个无限放大的哲学本体符号,它可以说明一切自然、社会与人类现象的终极原由。[7]”
    “气”作为构筑生命体的基本内容,又有着象与质、体与用的不同表现:气的质性表现是可感的客观实在、物与物相互作用的中介、有形的物等;而气的象性表现是每物均有自己特殊的性,它使某物成其为某物,并具有类的属性,甚至表现为集体的象。气的质与象互为表达,有什么样的质便表现出什么样的象,反之,某物的象必然规定着某种特定的质。气的体是精、是神,精构成生命体之存在,而神则是生命力的外显特征;气的用是变、是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气的生化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气的变动不拘使宇宙大化流行。气的体与用共同展演着生命的力量。身体,既是存在又是虚无、既是个体又是集体、既是自然又是宇宙,它包容所有可能的信息,并与这些信息保持着永不终结的互动,即便身体之形消失,它也还会散入虚空,寻找着新的使命。
    身体又“以实践的方式产生内在体验,并延伸至体外,乃有了‘身心和’的个体和谐、‘上下和’的人际关系和谐、‘天地和’的自然关系和谐的‘致中和’——三层面和谐均衡宇宙观及‘天人合一’境界。总之,是藉身体的和谐展演亲身体验,寻求内在超越。[7]”
    3.2身体表现形式
    在中国,处于哲学本体论地位的中国身体,以践形的方式体验自然宇宙、社会人伦。因而身体的一切表现都是为了合乎自然宇宙之道、遵从社会人伦之礼,并由大道化生引申出身体之气“象”,和对礼之权力扩大的理“敬”。
    礼:作为一个融社会性、自然性、精神性于一体的身体,处于古代中国儒家统治占主要地位的境况中,必然受到权利、等级制度等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身体的生理欲望又与权力、等级制度之间产生抗衡和张力。不过个体生理欲望无法超越统治权威和天道人论的神圣性,在抗衡中受到制约。个体生理欲望、统治权威和天道神性之间的协调关系,最终集中于个体身体的存在形式之中,这种身体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礼。


    从周公制礼以敬神、遵守神的法则,到西汉中后期等级身份的划分,及至宋明以后以理代礼的教化,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身体都没有离开礼所加载的意义[8]。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身体,也因而为其自身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道:老子《道德经》认为宇宙万物皆生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宇宙的一切存在都可归因于这种作为最终之因的道。道是身体存在的原因,反之,身体只有合乎道的标准才能存在并持久。因为天地宇宙为一气贯通的大生命,侧身天地之中的人,本身就是与大宇宙息息相通的小宇宙;人身小宇宙的外在形躯知觉,与内在心灵意识,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形体与心灵在精气化行中的相济相用,可以激发在己的神明之能,或推扩或虚化而与天地宇宙的根本大道相通。
    理敬:宋明理学家提出“万物皆有理”,“理是表示事物自身及其与他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9]。人应该“穷理”,否则“如梦过一生”。人应当按照社会人伦来践行理,不仅如此,人还应当把理内化为自己的心性,成为内在要求,自觉地穷理、顺理、循理、返天理。对于人的身体来说,因为内心明理而表现出行为举止的“敬”。它不同于对礼的敬,那是权力意志下的规定行为,是生理欲望的先验性的驯服。因循理而表现出的敬,则是因自觉而自为的身体控制,以动而持守、静而明理的形式表现出来。“敬该动静”,“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而“独有义理之养心耳”。理敬之身体规范,代表了儒家正统的观念,其时所常用的身体修行词汇“中正”、“和合”等便是明证。中国的身体观始终都没有脱离一元论,所以对待理敬的身体当从身心合一的整体角度把握。
    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人之身体是由气构成,气脉相通,遍布周流;气分阴阳,二气升降、相互转化维持身体的平衡;精、气、神生化转换,均依赖气的输布作用。身体由形(实体)到象(实体之功能)皆表达为气。这种观念虽由医家、道家所发明,但由于养生家的推广与发展,则遍及于世,如“养气”、“爱气”、“和气”等皆是其观念的表现。
    易:“易,变也。”身体所表达的是一个随时待变的不变式,既保持着身体行为的惯常的规范性,又可随时不囿于思维定式地对随身所遇和身临其境的千变万化的新环境应对自如。这种“身体的图式”构成了“世界的图式”[7]。
    《周易·系辞上传》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是宇宙万物之所由生的开始与最高点,它预示着生机与变化。身体正以涵蕴万物生机并应待一切可能之变的方式与易之特性相通。故而“身体也正是以易的方式显示着它的特性:于立身处世中以不变应万变;立身于‘两仪’天地之中;向‘四象’之四方行为‘践形’;最终展演出‘八卦’之像。”身体由一端而发百,于变幻中而体悟至高无上的道,“立象以尽意”。如此的身体即是易的身体,是具有现象学意义,业已宇宙化、社会化的身体。
    3.3健康的标准
    西方思想往往以健来表达人对自然、自我的控制能力,而中国古代思想则以康来描述人与自然、自我及社会的和谐状态。康常常表示身心安宁的状态,故而康的标准就应当是安宁。安宁则是通过身、心、生活等方面表现。
    不病:没有疾病,或有了病能及时祛除,是人的基本愿望。也只有在不病的状况下才能安宁。对不病的追求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康之标准。从上古之人的巫,到大禹的舞,再到之后的仿生导引、医家导引,及至养生保健功等,反映古人求不病的基本生存需求。


    长生:求不病的愿望直接导向求长生的理想。天地长在,日月长辉,人只有存同天地,辉如日月才能安宁。虽然人不能永世长住,但能“度百岁而去”,也算是尽了天年了。中医学的产生与发展、炼丹术的发展演化、导引术的“气化”发明,都是人藉求长生而求安宁的思想表现。
    和顺:人与天、与社会相和合,构筑出一个整体和谐的宇宙;人与四时六气相映,与万物兴衰与共,则顺生逆死。因此,和谐与顺应就可以安宁、康健。医学“五运六气”的发明、道家“柔弱似水”的处世境界、儒家“中正”“养气”的立世基础,乃至佛家“坐忘”“性空”的生命哲学,无不是和顺宇宙、人生的价值感悟。故此,和顺俨然成为“康”的标准。
    3.4身体炼养方法
    静:这是发端于老庄,后由钟离权、吕洞宾等发展为内丹修炼方法,之后又被二程引入理学成为敬的思想来源。为了做到静,需要身心及道德伦理共同起作用:首先,在心理上要明白“道法自然”的道理,要能达到随顺自然的精神境界;然后是在社会道德伦理关系中要能做到柔弱、不争;最后,在心理与社会关系都顺达的情况下,身体如能做到守中也就自然静了。所以,心的清明是为了身之清静,前者为手段,后者为最终目的。此思想导致后来神仙家的产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静的身体炼养方法,也还是身心合一观念的产物,只不过其落足点是与自然宇宙之关系的顺应。此一线索,由于所提倡的“不争”、“无为”思想与掌握主权的儒家政治思想相冲突,而流于非主流社会之中,但其思想却为中国人的哲学致思和生活处世产生深远影响。
    修:这是发端于儒家,后佛教传入之后又改造了佛家思想,并一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的一条线索。修是首先通过对身体的修为来与人生境界和政治理想达成一致的。修身是手段,理想、境界的达成才是最终目标。佛家的宗旨是“明心见性”,其境界是“空”,包括肉体在内的世间一切存在都是虚幻的。肉体存在、生活处世,一切都不过是借以修
行的法门,是虚幻的“像”,只有“空寂”、“真如”的世界才是人的归宿。因而,人需通过对身体的修行来破除身的幻相,和由身所缘起的一切社会生活之幻相。无论儒家还是佛家的哲学观念仍然是身心一元论的,只不过儒家的落足点是政治理想,佛家的落足点是人生境界。
    儒家修身的方法是“执中”,儒家以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中,不同于道家以无杂念之正念为中。儒家“执中”的方法是“正心”、“诚意”、“修身”,其根本的做法是“定”。而佛家的修持方法是“空中”[10],佛家以凡世虚相为中。“空中”的方法是修“禅”、“定”。“禅”是指“静虑”,即在静中虑;“定”是指修禅后所得到的一种状态,称定境。“禅”与“定”似乎是只对心性提出了要求,而无关身体本身。其实“禅”之静是身之静、心之虑,“定”也是不离身之状态的。
    养:“养”不同于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超然境界,也不同于儒家追求政治理想的修身、佛家感悟精神境界的修持,而是对“静”与“修”的折中。养是对生命体之生命价值本身的尊重。如果说“静”是通过随顺自然达到精神超越,那么修则是通过对自身本性的决然反逆获得理想境界。而“养”则是从自身之所能与其所应能之关系出发,观照的是生命体自身的感觉、经验,这种感觉、经验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共同形成的情境之中的。即“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反馈与变化的过程,它既是追求生命意义之目的,也是藉以获得生命价值永恒性之手段。
    “养”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面相:躯体之完美、心理之超越、生活之自为、价值之自在。当“养”以某一种面相呈现出来时,却不失各种质素的共同作用。所以“养”的方法就包括了运动、饮食、生活起居、医疗卫生、情志调摄等等。它同样是一元论哲学体系下的产物,但是因为其立足点在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同时医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学上的保证,所以养生便有了生命力。“养”俨然走了与“静”、“修”不同的发展道路。


    4结论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身体文化,都是藉身体的展演表达着对“健康”的诉求。因此,“健康”即不同身体文化观念对身体之完美的内在追求。所谓“身体之完美”,在不同的身体文化观念下必然有着不同的标准。
    西方以张扬身体之权力,中国以和谐身体之情境,各自诠释着对身体之完美的内在追求。两种身体文化观念会合于一处,便形成了今天的“健康”观念。当我们对这种“健康”观念加以审视时,不能因其现代性所内涵的西方观念,而忽视了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对它的建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从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精神品格,以为其现代发展寻找合理的资具。同时,也为在中国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健康促进计划”提供文化学的参照。
【参考文献】
 &n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