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百度推音乐下载服务因为…
修脚的女服务员为何刺死…
向为民除害的娱乐城女服…
受辱女服务员刺死官员是…
女服务员刺死色官,考验…
四川天全:零距离服务标…
女服务员刺死官员涉嫌故…
家电下乡,配套服务怎能…
银行微笑服务心得体会
高速公路微笑服务心得体…
最新热门    
 
论服务型行政文化的构建

时间:2009-8-8 16:39:21  来源:不详

[摘 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伴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将是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建设。其建设首先必须明白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内涵、目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吸取古今中外行政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从而得出从内在动力,外在拉力,以及自身推力三条路径进行建设。
  [关键词]服务型行政文化 内涵 建设路径   
  
  一、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内涵
  
  行政文化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它由社会存在和行政实践决定并为行政发展服务,是行政管理的软环境, 对行政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服务型行政文化是在服务型政府的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中产生的,并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产生持久的影响。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服务型行政文化首先要求行政主体以人为本,具备为民服务的意识。人本位的核心是人的生命本位和生活本位。生命价值的精髓在于八个字:独立、平等、自由和尊严。政府必须具备以人为本的理念,方能作出善的行政行为。否则忽视人的生命价值的政府一定是一个不合法的政府。
  (二)服务型行政文化要求依法行政。既要依法律规则、程序进行,又要依法的精神作出,即要契合法律所追求的普世价值--公平正义。一旦政府的行为违背了法律规则及其精神,就要受到其制约和调整,同时还要对其所造成的损失及时进行补偿。
  (三)服务型行政文化要求建立一个高效的政府。效率是管理的核心,政府整合社会资源,提供服务的速度,以及是否能使投入最小而产出最大都是政府是否具有效率的重要指标。服务型行政文化要求政府充分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引进企业家式的政府形式,实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同时使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政务,加快政府信息传递速度,提高行政效率。
  (四)服务型行政文化要求充分的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时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配合。公民参与不仅可以帮助政府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有助于政府少花钱多办事,以及减少公共政策执行的阻力。
  
  二、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
  
  我国目前的行政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复合体,它既深深打下传统行政文化的烙印,又表现出现代文明的迹象;既保持中国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唯官是尊;政府中人治色彩严重,以权代法现象屡见不鲜;缺乏正确的政绩观,行政行为不能体现便民性,惠民性。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必须克服这些缺点,吸取古今中外行政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从内在动力,外在拉力,以及自身推力三条路径,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建设。
  (一)从古今中外行政文化中吸取精华部分,形成学习型组织,是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内在动力。在传统行政文化中实际存在很多先进的理念,诸如朴素的民本思想“民为邦本,固本需安邦”,积极的入世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强调官员伦理道德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些理念本来就存在于国民及公务员心中,又契合了服务型行政文化的需要,故是可以为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所用。除此之外,法治思想,效率观念,权责相当理念也是服务型行政文化所要求的。
  这些先进的行政文化理念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固化在行政主体心中。关于如何学习有效问题,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中提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这五个学习步骤一经修炼成功可以让行政主体更好地认识到他们与整个国家,公民社会的委托契约关系,以此来激起他们内心的公共精神和学好为公民提供优质服务的本领。同时学习具有传承性,通过反复性学习,政府必定会更具有主动性,创新性以此来促使公共权力的运行符合法治思想,公共服务的提供更加以公民为本位。

  (二)培育充分参与型的公民社会形成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的外在拉力。自古以来国民便形成了唯权是尊,在当官者面前有一种畏惧感和自卑感。这种臣属型国民性格与管制型行政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府恃无忌惮地行使权力管制人民,而人民却愿意逆来顺受。要想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必先要求广大公民意识的觉醒,形成充分参与型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会经常主动关心公民自身各种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政府的公共政策是否是合乎公平正义的,政府的服务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唯有如此,公民有权力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拉动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在成熟公民社会的拉动下,政府可能会提供更加合乎公平正义的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
  (三)完善法律制度,行政工具是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自身推力。组织文化一般按照由内到外的结构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由此推理,“公民社会本位,乐善好施的公共品格”是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内核精神文化,符合“善”的法律制度,工作流程是制度文化的话,那么外化为行政工具的政府办公场所,电子政务便是物质文化。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不仅要求政府具有内在的公共服务价值观作为其引路明灯,还需要法律制度等规范手段和到达公共服务之善的行政工具作为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的推力。
  服务型政府同时是法治政府。法律制度和工作流程作为制度文化在我国现阶段有了长足发展。在法制进展上,出台了《监察法》和《公务员法》,这对于规范公务员行为提供了较有力的保障,但在具体规定如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等具体操作规范上还是有所欠缺。故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政府工作流程上,很多地方政府进行了政府流程再造,建立行政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也体现了便民原则。但是目前很多政府机构仍然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现象,这就需要对政府诸多机构职责权限范围进行重新整合划分,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上建立大部门制。
  服务型政府同时也是效能政府。服务型行政文化建设同时需要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公共精神和乐善好施之心的指引下以最快的速度,最经济的方式来管理好自身和提供公共服务。因为行政文化和行政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行政活动一旦固定化便逐渐形成了文化。我国政府正在大范围使用网络技术,建立电子政务,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了行政效率以及使公共服务民营化,大大减少了行政成本。然而目前我国政府许多管理技术仍然滞后,诸如对公务员的考录和对政府的绩效评估上存在较大问题。对公务员的考录应通过一个模型或实验室观察法来预测其在以后工作岗位上是否具有公共品格和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对政府绩效管理可以采取灵活绩效框,即一种掌舵与划桨职能相分离的元工具,将具有明显不同使命的划桨职能分属不同的组织,并使用书面协议规定这些组织的目标、预测其结果、绩效后果及管理灵活性。从物质外在性的技术工具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相对较为容易,因为物质外在性的工具能很快被人们所习得。
  
  参考文献
  [1] 张勤,新行政文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新视野[M],2008(3)
  [2] 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会玲,建设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J],理论探索,2008(3)
  [4]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