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字解读沈殿霞的死
八字解读A
五行学说解读丰田生产方…
五行学说解读中国老字号…
五行解读国内企业的通病
五行解读丰田的现地现物…
五行解读企业管理的最高…
五行解读领导者士气的五…
五行解读企业管理的二八…
易经解读扫帚星
最新热门    
 
解读怀旧文化

时间:2009-8-8 16:40:04  来源:不详
虑或者说是缺乏‘自信’”地寻求认同。20世纪后期的怀旧“已被从双重意义上全球化。它已既具有全球规模的集体性,又以全球性本身为方向”。这也就意味着: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使得人们在对现代性的追求中丧失了身份认同的基石,它所要求的同质化导致对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冲击乃至背离。一方面是被自西而东的全球化所裹挟无力抗拒的痛苦,另一方面是要求迎合这种“现代性”的痛苦。无所适从的痛苦导致焦虑:我是谁?什么种族?什么阶级?为谁的利益服务?……其中不仅有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阶级、国家、政治身份等意识都陷入焦灼状态。
  陈丹燕的“上海怀旧”正代表性地表述了怀旧文化中的认同危机和心理焦虑。该书与其他怀旧文化读本类同,也采用了“图片+文字叙述”的形式。照片的功用在于增添历史的真实感和细节的想象性,弥补作者非事件亲历者的局限;文字叙述上常有主观介入,“我”的所思所想,打断了客观叙述,造成时空交错的梦幻感,于远距离的猎奇审美中,浑然天成地体现了怀旧的独特性。在记忆与想像中似乎还原过去其实是梦想未来,构造了一种“他乡”情调——完美、似真似假、似隐似现……吻合了都市人的心理和文化需求。
  该文本里至少交织着三重声音:对怀旧现象的客观叙述;对怀旧者心理的主观揣测;对怀旧行为的评价。但无论是对怀旧思维与行为的客观叙述还是主观揣测,始终贯穿其中的是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焦虑的彰显,并具体体现在“故乡”与“他乡”的意识混乱上。我们从两对范畴来展开分析。
  西方/上海。上海自开埠以来,一直是西方侵略者在远东重要的殖民城市,并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畸形繁华的鼎盛。经过岁月洗涤,这座城市仍然保留有很多殖民时期的遗迹。于是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上海人,从孩童起,就被一种异质文化所浸淫,就接受了非本土的生活方式,对不属于他们的西方文明产生了类似“怀乡病”的感情。西方比他们真正的故乡还具有诱惑力,更让他们魂牵梦绕。或者说,那就是他们“梦”中理想的故乡。在其中的一段自叙中,陈丹燕表达了自己很久以来视上海为“他乡”、视西方为“故乡”的错觉:“我小时候穿着一双北方的红皮靴子到上海,在上海成长,可并不了解上海,也不喜欢了解它,我把自己当成是这里的过路人,早晚是要回到我自己的故乡去,可我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在哪里”(134页)。终于有一天有机会出国了,“我以为自己从此是到广阔世界一步一个脚印,去找自己的故乡,其实却找到了镜子,看到的是那镜子里的家乡”(134页)。西方不是故乡,而事实上,上海也不是。西方是上海的镜子,上海作为西方的拟物,作为镜中的投射物,令人感到的只不过是虚幻和惘然罢了。  过去/现在。在怀旧的都市人那里,力图用碎片营造“过去”的生活场景,令人产生回到“过去”的错觉。“他们看到的从前留下来的房子,是最美的;从前生活留下来的点点滴滴,是最精致的。而他们从小生长在一个女人没有香水、男人不用讲究指甲是否干净、街道上没有鲜花的匮乏的时代,所以他们就这样靠着对旧东西的想象而成了怀旧的人。这城市破败而精美的建筑,就是他们怀旧的理由”(84页)。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上海的复古气息在全国城市里是最浓的。在怀旧的都市人那里,“过去”变成了“过去”的碎片,是用一堆道具的移植拼接来让人“重温旧梦”。“过去”象征着怀旧者心中的“故乡”,“现在”只不过是过去的影子,倒像是“他乡”。但那些道具再真实也无法还原历史,对应着空的虚无。它似乎预示着为消灭“过去”所进行的种种努力就像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对应着上海(或中国)否定“过去”与追求现代化中不能深究的心理危机与焦虑感。
  而从对怀旧的评判的角度,那种前后矛盾的笔触,也体现了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心理。长时期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控制,几经解构和变革的社会发展思路,使得怀旧者对未来抱有不确定的迷惘,但西化/现代化道路的诉求与历史又带有某种相似性。书写或阅读会遭遇误解、孤立、嘲弄。于是对怀旧带有潜意识的负罪感,这正是导致心理矛盾的来源。陈丹燕否定怀旧,但不够理直气壮;从字里行间看,那样精致优美的笔触,又分明是欣赏的。受众并不会根据那貌似公允的寥寥数语来“解码”,相反会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质疑或忽视这层声音,接受作者潜意识的信息码。于是,作者和读者的阅读过程在这里达成了快乐的共谋。陈丹燕“无意识”地制造、迎合和确认了怀旧受众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反过来,怀旧受众也“无意识”地制造、迎合和确认了陈丹燕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为此,所有的怀旧者都极力掩饰上海殖民地历史中政治屈辱性的一面,而将之与一种奢华、精致、时髦、西化的生活方式及无可替代的生活情调/小资情调相连。经过一系列转换,成为一种完美的拼接:上海的民族国家身份和西方的文明发达在怀旧的想象与重构中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从阶级意识上看,这就是有人欢欣鼓舞地预测的未来中国发展与稳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的崛起。阶级身份认同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似乎能暂时解决全球化时代民族身份认同的危机问题。但文本建构与实践发展之间肯定会出现新的矛盾。或许这只是再次提示了:“文明的阴影”所导致的对人生怀有的“他乡”感,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
  
  参考文献:
  [1]Fred Davis:yearning for yesterday:A Sociology of Nostalgia.London:Coller Macmillan Publishers,1979,p1-7.
  [2][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与怀乡范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戴锦华.隐形书写——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
  [4]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6]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7]包晓光.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味[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