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
最新热门    
 
林语堂研究概述

时间:2009-8-8 16:40:28  来源:不详
说,实在是格格不入的。……”
    “30年代初,是林语堂的中西文化溶化论由前期到后期的过渡时期。”
    “后期,林语堂以中国文化的传播者的角色向西方读者宣传东方文明确实收到了相当效果,在西方世界确立了东方文化传道者的形象。可是当他企图在自己的同胞面前扮演传统文化弘扬者的时候,国内的文化界坚决地拒绝了他的救世的药方。……”
    “晚年,林语堂以‘一团矛盾’自诩,这是他对自己的准确的估价。他的后期的中西文化溶化观自然也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矛盾的特征。”
    上述论著,基本上承袭第一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尽可能客观地评价林语堂,施建伟认为,现在林语堂研究还远远不够,而且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是“最不容易写的一章”,“不要急于对林语堂盖棺论定”。[(9)]但是,也有个别学者直接了当地为林语堂“翻案”,如彭显忠的《林语堂并非反动文人》(《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
    这一阶段,资料发掘相对少于理论研究的论著,但这并不意味着林语堂研究的资料工作已经功德圆满。恰恰相反,目前的情况,仅仅说明,在上阶段的资料大发掘的高潮过去之后,已进入难度更大的纵深开掘,今后只有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获得新的成果。
    1989年7月,《文汇月刊》同时刊出林语堂的《自传》和施建伟的《林语堂出国以后》,报刊竟相摘转,电台广播消息,吉士云的《林语堂传略》等也被其他报刊摘转。社会舆论的热点表明,1936年林语堂出国以后的情况,是林语堂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
    曾与林语堂一起筹办《论语》的92岁章克标老人的《林语堂在上海》(《文汇月刊》1989年第10期)一文,透露了50多年前自己与林语堂交往的一些逸事;在此之前,章先生还在香港《明报月刊》、《读者良友》上分别发表了《林语堂与我》、《闲话〈论语〉半月刊》等;1991年,又在《上海文史》第二期上发表《著述生涯六十年:“林语堂的一生》一文,引起了读者与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施建伟的《林语堂与幽默》、《林语堂和赛珍珠》、《林语堂和鲁迅》、《林语堂的“一团矛盾”》和〈八十自叙〉》、《南云楼风波:鲁迅和林语堂的一次误会》及沈栖的《林语堂晚年的散文》、吉士云的《林语堂著作编年》和《文人眼中的林语堂》和吴禹星的《试论三十年前半期鲁迅与林语堂的关系》等文,都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陈濑渝的《无言的诉说——参观台北林语堂故居》(《团结根》1990.4.14)一文,首次向大陆读者披露了林语堂故居的详细情况,成了当时林语堂研究中的最主要的资料收获。
    这一阶段,林语堂著作的出版也开始得到重视,为林语堂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等散文集,以及《京华烟云》、《红牡丹》、《赖伯英》等小说,成为中国大陆上当时出版林语堂著作最多的一家。其他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林语堂的小说以及论著多种。
    这一时期,在林语堂研究中成果最丰、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位学者:一个是福建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万平近先生,从1984年以来,先后发表了10来篇(种)论著;另一个是华侨大学文学院暨台港文学研究所所长施建伟教授,从1983年以来,先后发表了20余篇(种)论著。这样,在林语堂故乡——福建省,形成了林语堂研究的中心。遗憾的是,在二、三十年代,与林语堂有过交往或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目前尚健在一批老学者,却很少人涉足林语堂研究。
    林语堂在海外40年,台湾学者们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据统计,台湾报刊上发表林语堂研究论著100余篇,但绝大部分属于纪念回忆性文章,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在林语堂家属的配合和支持下,近几年来,台湾的林语堂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1985年,林语堂夫人廖翠凤将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故居、林语堂生前所有藏书、作品2000余册、一部分手稿及有代表性的遗物捐赠给台北市政府。同年5月28日,在其故居成立“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公开向公众开放。每年约有2500人前往纪念图书馆参观。
    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所著的《林语堂传》(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9年版)的出版,为研究林语堂的生平、思想、家庭、作品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林语堂研究。
    “毋庸讳言,对林语堂的研究与其他文化名人的研究相比较,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10)]
    综上所述,林语堂研究,大陆积累了他前半生的资料较多,研究论著多出于中青年文学研究者之手,理性色彩较重;而台湾的优势是林语堂后半生的史料较丰富,回忆、评论文章的作者大多与林语堂有过交往,感性色彩较浓。两者如能取长补短,互相协作,林语堂研究定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注:
    (1)安德森:美国波士顿西门斯学院图书馆学、目录学专家。
    (2)徐讦:台湾作家,30年代与林语堂一起创办《论语》月刊,也是林语堂的挚友。
    (3)(5)(9)(10)施建伟《林语堂在海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2。
    (4)(7)(8)吉士云《林语堂传略》,文教资料,1989,(3—4)。
    (6)梁建民、沈栖《林语堂散文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