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西游记》中的五行团队…
《西游记》圣境
《西游记》的流氓无赖意…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
不朽的童心审美的游戏—…
《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艺…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
《西风》:“论语派”后…
佛光幻影中世俗女性的映…
美德与奴性的结合——浅…
最新热门    
 
《西厢记》剧本的继承和出新(上)

时间:2009-8-8 16:41:17  来源:不详
身之侄――乃郑尚书之子郑恒为妻”在起作用。“父母之命”不得违抗,那反封建伦理道德就成为主题了。写青年男女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的矛盾,把主题概括为“通过崔张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热情歌颂了为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而与封建礼教所作的斗争。”这样描写爱情故事的剧本,可以说历代都有,这样的主题可以说司空见惯了,只要把男女主角名字换一换,如换成柳梦梅与杜丽娘,换成王文举与张倩女,裴少俊与李千金都能适用。这种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桂冠,随便戴到哪个剧目上,都不是难事。但要真正起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作用,就必须从原剧固有的题材和人物思想的矿藏里,提炼出真正的闪光的主题命意。田汉同志认为“《西厢记》的主要矛盾是青年情爱与门阀地位的矛盾。”那就是要把主题深化到反门阀观念上来。这样来提高、深化是有历史根据的,在封建时代,特别是像魏晋南北朝、唐朝那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观念十分严重的时代,这种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另外,田汉也不是生编硬造出来的。而是《王西厢》原来就提供了的,只是这组主要矛盾线索不明显、不突出罢了。我们前面说过《王西厢》的戏剧冲突是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代表正面力量的三个主要人物,在整个戏剧冲突的发展中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但在各本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情节发展中又居于不同的地位,每个阶段的戏剧冲突性质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第一本及第二本第一折,即从“惊艳”到“寺惊”,主要写崔张自由爱情的开始,二人虽一见钟情,但由于老夫人“拘系的紧”,所以他们的爱情只能在暗中进行。由于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作压寨夫人,老夫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以莺莺许婚为条件,得到了张生的帮助,使二人爱情公开化、合法化。这里写的主要是自由爱情和封建家规的冲突,没有涉及到反门阀观念。第二阶段包括第二、三、四折,笫三本及第四本第一折,即从“赖婚”到“酬简”,由于老夫人许婚又赖婚,激起了崔、张同老夫人之间的第一次冲突。后来崔、张、红三人站在一条战线上来对付老夫人,但他们内部之间又不断发生误会,致使崔张爱情进入“苦斗”阶段。在红娘的不断帮助下,崔张动摇、妥协的自身弱点在矛盾冲突中逐渐得到克服,最后莺莺终于冲开了心灵深处的封建礼教的藩篱,迈出了与张生结合的决定性一步,内部矛盾解决了又推动了崔张红与老夫人之间矛盾的激化,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这里写的是自由爱情同封建家长包办婚姻制度的冲突。也没有涉及到反门阀观念。第三阶段包括第四本二、三、四折及第五本,即从“拷红”到“团圆”。这一阶段的情节主要围绕“崔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的门阀观念而展开。这里写的是自由爱情与封建门阀观念的冲突。为了使这组矛盾冲突贯穿全剧始终,《马西厢》对张生身世只改动几个字,“前辈幕游在四方,寄居咸阳。……先人诗赋文章有名望……”琼剧《西厢记》也把张生身世改为“家世飘零身如洗,一介寒儒谁慈悲。”一个清寒书生与相府千金小姐相爱,这门第就差的多了。一开始自由爱情与封建门阀观念就发生了冲突。《马西厢》还让老夫人自己说出赖婚的实质是“门不当,户不对,怎好成就!”《田西厢》也让老夫人自己说:“表少爷虽不是状元,但郑家门第高华,就不辱没俺崔家了。”随着老夫人“明许明赖”、“明许暗赖”、“虚推实赖”,一而再,再而三地赖婚,这组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最后干脆让张生名落孙山,“驳落了”,布衣长剑回到蒲州。因为老夫人有言在先,“不得官休来见我”,“不中状元就作不了崔家的姑爷”。所以,真的就把张生逐出了西厢。这样,矛盾冲突就更加尖锐化了。反封建门阀观念的主题就开掘的更深了。使主题命意具有了现实意义。我们知道《西厢记》几乎全国各大剧种都上演过,已经是演烂了的一个剧目,过去多满足于敢于同老夫人作斗争,认为这是一出很不错的反封建好戏了。但经田汉、马少波等人沙里淘金,提纯筛选,画龙点睛,就突出了反对封建门阀观念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对我们今天来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有些人择婿、选女的标准仍然停留在门要当,户要对上,而不去考虑婚姻的基础应当是爱情这个实际的,致使一些有情的人成不了眷属。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