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大团圆”结局的机制检…
最新热门    
 
“团圆”“私奔”“惜别”——《西厢记》结尾之探讨

时间:2009-8-8 16:41:18  来源:不详
为一个民族,在思想上、生活上长期受压、受害、喘不过气来,在主观上必然要求得到安慰和寄托,而在现实中却难以得到,那只好到文化活动中去寻找、补偿,这样“大团圆”就成了人们主观情感的寄托手段和慰藉方式。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记载:“我们花钱听戏,目的是为了找乐来了。……到了那里,总想看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把刚才满腹的愤慨不平,都可以发泄出来,回家睡觉也能安甜。”这说明扬善惩恶在道德感情上会引起强烈共鸣。大团圆的“作用是求得精神上的稳定,以此来抗外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不稳定。这种精神上稳定、内心的平衡还有着聚合人心、鼓舞追求未来、韧性生存的实际意义。所以它在物质水平低下、政治风云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尤为需要。既有社会需要,就有艺术生产。于是大团圆就带着积极和消极作用并重的双重胎迹,成为我国古代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而且保持至今。”(章贻和:《中国喜剧论.结构篇》)

    喜剧之所以用大团圆作结,其原因还在于戏剧行动与观众愿望的统一,一个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因此是有目的的;而要达到目的,必要以一系列动作完成,行动的结果是“满足心意,皆大欢喜”。张生与莺莺在爱情生活中历尽磨难,最后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这种剧中人物的归宿与戏剧冲突的解决,都各得其所,而观众对喜剧的心理和意愿性要求也得到了满足。李渔在《风筝误》一剧的终场诗公开表白:“何事将钱买笑声?反令变喜为悲咽。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李渔写戏非常“重机趣”,“以板腐为戒”,就连悲剧也要求能给人以快感。在我国的大量悲剧中也有用喜剧结尾的,如先悲后喜的《窦娥冤》、《赵氏孤儿》;还有先喜后悲复转喜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像《马西厢》的“惜别”结尾,就是把欢乐与哀痛合并在一起的,尤其“惜别”(即《长亭送别》)一场,写尽了莺莺那“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这里交织着对“前幕私情,昨夜成亲”而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生离死别的无限悲戚,还有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的作法的深深怨愤和对司空见惯的声容易妻爱情的忧虑。而且张生此一去能否归来又不得而知。这戏的后一部分就“由顺境转入逆境”(苏国荣《我国古典戏曲理论的悲剧观》)带上悲剧结构逆境结局的特征了,因为追求自由婚姻的年青人对于封建势力的阻碍,其意志是无法越过的。所以就全剧而言是喜剧,而这结局却带上了悲剧因素,成了喜—一悲一—或喜、或悲的模式。按中国古典悲剧处理的类型划分,“惜别”可视为“毁灭型”。张生、莺莺虽不属于悲剧人物,可他们所追求的美好而又有价值的东西——自由爱情、美满婚姻,有可能实现不了而被毁灭掉。

    当然“大团圆”结尾处理与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和谐统一是有关系的。“大团圆心理表明了我们民族不断向往和追求幸福快乐的乐观精神。”“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惩恶扬善的积极愿望”。同时,它也“强烈表达了人民对现实生活中的邪恶势力的一种劝诫和震慑。”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借助想象以征服社会黑暗势力的创造,”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一种独特的审美理想。”(郝为民:《论大团圆》)所以对“大团圆式艺术”应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一概贬之,应恢复它在文艺创作中的名声、地位,在思想理论界予以“正名”。关于戏剧结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绝不光是个编剧技巧问题,它还牵扯到社会内容。除我们上面分析的戏曲内在原因外,当然还有外部原因,如与中国人民传统审美情趣的要求,观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时代要求变化等也有很大关系,因篇幅所限不再论及。

    归纳起来看,私奔、惜别、团圆结尾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作者较好地解决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他们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传统剧目和历史素材中的人物,着力揭示人物与当代人思想感情相通的一面,既有传统的根基,又体现了新时代剧作家所做的独特的解释,因此具有新的光彩。总之,社会在成长,时代在前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心理结构都在变,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兴趣广泛,思想活跃,生活更丰富,要求更强烈。如果我们“供应”的总是一种模式,那观众是不会买你账的。更何况爱情作品多如繁星,爱情生活又曲折离奇,干吗非叫一种模式把我们箍住,干吗非一边倒?只许一种颜色,一种样式,一种结局的惯性观念必须冲垮,“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语),连古人都反对守旧,我们更应为创新者奏凯歌,为多生产一些五彩缤纷的“豹尾”而努力,而祝贺!。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