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黄庭坚研究综述
漫说“纯文学”
试论陆九渊之推赏黄庭坚
漫说李纨
黄庭坚、许筠《毁璧》辞…
最新热门    
 
漫说黄庭坚的武昌西山情结----(解读山谷《春》词)

时间:2009-8-8 16:42:29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新世纪之初,新千纪之始,期至黄庭坚诞辰960周年暨逝世900周年.(公元1045/1105/2005年)适逢清明,四海华人寻根祭祖,正显我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之根深蒂固,其意义不言而彰。央视新闻联播循例广播盛举,感慨殊多! 在清明“佳”节,我们亦应该在祭奠先人的同时,也祭念一下我们虽不共姓同族的先贤!——万勿忘是他们给华夏后人留下了辉煌历史,给我们留传了无价财富。
    “诗向会人吟”;谨以下附拙文抛砖引玉,诚恳请我民族有识之道友,尤其前辈专家学贤不计功利,于斯年继续为枉背千年“特剽窃之大黠者”黑锅的“山谷道人”说几句中听话。
 
     宋代有话本小说《西山一窟鬼》,此篇亦见《京本通俗小说》。冯梦龙(明)《警世通言》卷十四之《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便取材于此。(见本注)

    当代新派武打小说大师金庸先生,也取其做为自己的小说素材。因文中“西山”域属“语焉不详”,在《神雕侠侣》后四十回中,金庸将其定为山西地界(引自《美美网站》“金庸的智慧”)。

    “有些话本是用好多首诗词开头的。这些诗词本来和正文故事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是说话人常用的俗套。”(引自程毅中著《宋元话本》《中华书局》1964年版)程毅中先生介绍了;“像《西山一窟鬼》那样荒唐无稽的鬼故事”;“开头引了沈问述的一首词——接着便说;‘沈文述是一个士人——’”

   《警世通言》第十四卷《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中也提到;“这只词名唤作《念奴娇》,是一个赴省士人姓沈文述所作,元来皆是集古人词章之句”。然后,将上述士人沈文述“集古人词章之句”逐句指明出处(从略)。其中第十四.十五两句;“厚约深盟,除非重见。”作者指出“黄鲁直曾有:

                    《春》词寄《捣练子》     

     梅凋粉,柳摇金。微雨轻风敛陌尘。    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


     明人陈文耀的《花草粹编》,也有山谷一首主题与上述《捣练子》相同的词,词句处有不同;

    “梅凋粉,柳摇金。池塘暖波动游鳞。扇和风,初昼永。    微雨后,敛轻尘。除非重见那人人,再叙后(厚)约深盟。”

  

    无论是《警世通言》作者的指出,抑或是沈文述“集古人词章之句”,包括《花草粹编》的载录,想必皆有所自。但均未说明黄庭坚这两首词的原始出处。而程毅中先生在《宋元话本》中,虽多次论及《西山一窟鬼》中的引词却从未提到过山谷的名字。根据诸家采取的是一般性转引,可以断言,不管本自哪部典籍,肯定历来无人对黄庭坚这两首词做过合于史实或近乎情理的具体注释。而许多古典文学,诗词作品由于不能具体解释,好象一副骷髅架子,犹如没有血肉,缺少了灵魂,已经失去了当代欣赏习尚的青睐。这类作品随着人类文化库容的日益饱和甚或面临被摈弃至少是遗忘的危机。如果不属作品本身涵素寡陋,而仅是因了光阴,历史,社会等人为因素的促狭摆弄所致,那不啻是损失了难复再生的历史,也同时是对人类睿智的嘲讽;想想那个笨熊掰玉米的故事会有启发。

     前面引《宋元话本》说:话本的引词“和正文故事不一定有什么联系”《西山一窟鬼》中说的是秀才张洪娶鬼妻,癞道人做法召神捉妖除怪。而山谷这两首词都有“那人人”字样,指的是群体。显而易见,黄庭坚的两首词与《西山一窟鬼》的故事情节大去径庭,毫无联系。那么,我们不妨将上述山谷的那首《捣练子》词从《西山一窟鬼》中剥离出来,与《花草粹编》的这首互参,单独做一探讨,这无疑对黄庭坚诗词艺术的研究大有裨益。

     从山谷对《捣练子》这一主要内容相同的小词反复琢磨来看,诗人显然对其颇多偏爱,钟情有加。但他在自我咀味之余,对读者却没给出更多的东西,《西山一窟鬼》的作者引用“士人沈文述”隐括山谷《捣练子》的词,既不切题,也看不出别有用意的迹象。这有点“风牛马”,亦颇类“拉郎配”。而这一“偶合”,却对我们研解山谷的《捣练子》词给出了一个具有启示意义的导向,在排除《捣练子》的豪华辞藻后,也象金庸先生一样,让我们研究思路暂时实用地在“西山”(不取山西说)幸运着陆。这使我们起码在山谷的《捣练子》词中获取到如下几种信息:

       一,时间:某年“春”。

       二,地点:某地“西山”。

       三,人物:诗作主人和诗中的“那人人”。

       四,事件:“厚约深盟”。

      根据以上线索,我们不妨对黄庭坚的生平做一个全镜式的观照,逐一检点每个时期山谷的交游,并以此权衡一下《捣练子》词是否属于山谷无病呻吟之作。可以说,也正是《西山一窟鬼》因了沈文述“集古人词章之句” 隐括山谷《捣练子》词的荒唐“偶合”,使我们绝处逢生,从而获得了“西山”这一概念并由此联想搜寻的假定判断。山谷一生虽几经丧亲哀毁,但词中既曰是与“那人人”之“厚约深盟”,显然非指亲情。纵观其平生交游,能使他在《捣练子》词中撕心裂腹耿耿眷念的“那人人”,唯苏轼及周围文友莫属。这一点,愚见学界不会有太多争议。这样,在上述具有启示性的四个条件中,我们首先解决了“那人人”是谁(?)这个做为悬案主件的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合并考虑,那就是黄山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和以苏轼为轴心的文友有过会产生“厚约深盟”性质的聚逢?而且这种聚逢尚须赋于“厚约深盟”以合情入理的必要性。

    人所共知,史典并称“苏'黄”的东坡与山谷半生坎坷,屡遭贬黜。两位推心换腹的文坛巨擘相见既晚,且复分谪天涯。唯于元祐数年聚首东京(宋都,今开封),却官事政争繁复冗杂,穷于应付。另虽“苏门”文士燕集,交游亦广,但绝无酿就令人椎心铭骨以至于“厚约深盟”的戏剧性动人场合。更为关键的是,东京无山。

     也许有人会说,假设为条件的“西山”原本就子虚乌有。但是,如果将从《一窟鬼》中借来的“西山”和“东京”及“东京时期”均皆排除(排除后者是笔者文中本意),那么黄庭坚在《捣练子》词中所谓,“那人人”的“厚约重盟”就无异于“痴人说梦”。后人亦大可不必陪着山谷犯傻去连篇累牍地出版《山谷诗词》了——当代人不会花精力和时间去看没有内容的古董。笔者的意思,我们还是应该顺着原来的思路,充分利用“借”来的“西山”,看能否以此找出些有用的东西来。

     翻检一下相关书典,我们不难发现,自从苏轼因《乌台诗案》蒙赦贬黜黄州,隔江而峙的武昌“西山”(今属湖北鄂州市)便与“苏门”文人缔结了不解之缘。

     首先,苏轼的《武昌西山》诗因有墨迹传世,故被历代诗、书(法)诸道看重。《武昌西山》诗是东坡元祐元年(1087)在东京与曾任武昌令的邓圣求话旧之作。当时次韵酬和者众达三十余人。黄庭坚的《次韵武昌西山》与张耒(文潜)《次韵苏公武昌西山》均为和诗。张耒'东坡分别另有<西山寒溪>与<游武昌寒溪西山>.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辙(子由、苏轼之弟)则有《九曲岭记》,“九曲岭”与黄山谷的《松风阁》全属武昌“西山”景点

    上述流水帐式的辑集还仅是“苏门”文人情系武昌“西山”的“缩略”记录。在他们诗文中频频出现的“武昌”“樊口”“樊山”“黄州”“齐安”等地名中以及与当地友人潘某,张某或异地访友的交游中无不折射着“西山”的山光水影。人皆尽知,苏轼贬谪黄州也正是他诗文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诸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前、后《赤壁赋》等脍炙人口的千古不朽之作都在此间完成。但作为北宋文坛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黄州——武昌文化活动却从来未被纳入课题进行系统研究。笔者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渊江关带黄州——“西山”的文化活动像曹魏“建安文化”一样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无尽宝藏。

      历来认为黄庭坚崇宁元年(1101)才去鄂州,与友人夜游西山并写下了著名的《松风阁》诗。其实这是一个不仅系年错误而且有违史实的千纪误解(详参掘作《<松风阁>新解》《书法导报》二00一年二月七日)按宋贤任渊《山谷诗集〈松风阁〉注》所说,《松风阁》诗中“东坡道人已沈泉”是指苏轼已经亡故。而“张侯何时到眼前”则指“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字文潜)“隔江相望,犹未至也。”清代大贤方东树对诗中“野僧旱饥不能擅”签评;“‘野僧’二句不恰,删”这样一来,黄庭坚的《松风阁》里除剩下那语焉不详的“二三子”便再无“友”可言了。

      实际上,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并不是五十八岁崇宁元年(1101)所作。而是对苏轼贬黄期间“诸友”夜饮武昌“西山”的忠实记录。

       山谷去黄州探访苏轼的时间是神宗元丰六年(1083)春夏之交(时山谷三十九岁)这正与史载著名诗僧参寥去黄时间吻合。《松风阁》诗中所谓“野僧”实指其人。关于“东坡道人已沈泉”句,是指苏轼“晓见寒溪有炊烟”后先行下去到寒溪吴王读书堂下被称为吴王井的“泉”边(详解请参看拙作《再说〈松风阁〉》——已投稿。尚待发表)。

      时隔千年,“黄庭坚和苏轼于何时初次相会”被历代学贤视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苦苦寻觅。可以设想,武昌“西山之会”更会在素有“孝友之行,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