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
最新热门    
 
尤袤诗名及其生卒年解析

时间:2009-8-8 16:42:40  来源:不详

一般来说,文学名家与名作是相辅相成的。但在文学史上,也有与此相悖的现象,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即是一例。尽管文集已经失传,尽管没有传世名作,但他依然为人乐道,并在文学史上占得一席之地,显然,这得力于“中兴四大诗人”的桂冠。如果进一步考察,则不仅“大诗人”之称未必允当,而且尤袤的生卒年也颇有疑问。因之,不揣冒昧,于此献疑。

一 尤袤的生卒年

关于尤袤的生卒年,约有三说:一以《宋史》本传“卒年七十”为据,推定其生于宣和六年(1124),卒于绍熙四年(1193),王德毅《宋人传记资料索引》、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持此说;二据《万柳溪边旧话》所载“陈源、姜特立召用,人情惊骇,公上封事极言二人之恶,不听。时公年七十,遂引年归,又八年薨。《宋史》言年七十终于位,误也”,推定其生于靖康二年(1127),卒于嘉泰四年(1204),姜虬缘《白石先生年谱》、夏承焘《姜白石系年》据此系事;三据《梁溪遗稿》附《家谱本传》所载“生靖康丁未,卒绍熙甲寅,享年六十有八,史言七十,举全数耳”,则生于靖康二年(1127),卒于绍熙五年(1194),此说又得于北山先生《尤袤卒年考辨》 (《南开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 举证,影响广泛,《辞源》、《辞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及诸多教材均持此说,几成定论,笔者前些年所撰《尤袤年谱》亦采此说。

关于尤袤生年,不仅《万柳溪边旧话》及《家谱本传》有明确记载,而且成书早于《宋史》的《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即载有:“第三甲第三十七人尤袤,字延之,小名盘郎,小字季良。年二十二,二月十四日生。外氏耿。永感下第百九。兄弟四人。”可谓铁证,《宋史》“卒年七十”之说不可信。至于卒年,据《家谱本传》所载及《尤袤卒年考辨》所列举的证据,可断定《万柳溪边旧话》之说不可信。但卒于绍熙五年之说,虽有《家谱本传》的明确记载,似乎确凿无疑,但与《宋史》本传及其他史料印证,却也不无疑问。大略《家谱》成于清人之手,且尤氏家谱并非自宋续修至清(尤袤后裔在元代所编《万柳溪边旧话》,记载尤袤卒年已不可信,可证宋元之际尤氏族谱已不完整),因此《家谱》所载尤袤卒年,当属尤氏后裔据当时所见资料推论而定,并非有墓志等第一手材料以资参照。《尤袤卒年考辨》则据陆游哀辞、周必大祭文,以及楼钥所草制词、哀词,推断尤袤卒于宁宗即位及孝宗去世之前,且“必距宁宗践位甚迩”,甚是。但就此推论尤袤卒于绍熙五年,尚欠力证。因上举材料仅能证明尤袤卒于宁宗即位前,结合本传所谓“遗奏大略劝上以孝事两宫”,“袤死数年,胄专政”,以及制词所谓“以孝事两宫,以勤康庶政”,均针对光宗每每托疾不朝重华宫、不理朝政而发,据此可推断尤袤卒于孝宗去世之前。而孝宗卒于绍熙五年六月七日 (《宋史·孝宗纪》) ,由此虽可推定尤袤卒年不晚于绍熙五年六月,却不能证明尤袤卒于绍熙五年。因此,愚见以为尤袤卒年应当以《宋史》本传为据,定于绍熙四年,理由如次。

其一,《宋史》本传:“时上(光宗)已属疾,国事多舛,袤积忧成疾,请告,不报。疾笃乞致仕,又不报。遂卒,年七十。遗奏大略劝上以孝事两宫,以勤康庶政,察邪佞,护善类。又口占遗书别政府。明年,转正奉大夫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这里虽无确切卒年,但既言尤袤卒之明年转正奉大夫致仕,只要搞清尤袤转官致仕年月,其卒年自然明了。检楼钥《攻媿集》卷三八载《正议大夫尤袤转一官守礼部尚书致仕制》云:“兹焉告归,于以示宠……乃因感疾,遽欲辞荣。俾陟崇阶,以华晚节。”考楼钥此制草于光宗朝,又下于尤袤“告归”之后,当在绍熙五年,盖为致仕遗表恩泽而发,故其后又有《尤袤赠四官制》。本传所谓“明年”,当指绍熙五年而言,可推知尤袤卒于绍熙四年。

其二,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二三《缴奏张子仁除节度使状》云:“至如尤袤,三朝老儒,而陛下之潜邸僚友也。最蒙睿简,行且大用,而其致仕遗表之章,亦数月未报。”此状上于绍熙四年八月十一日,而称“致仕遗表之章,亦数月未报”,与本传所称“疾笃乞致仕,又不报。遂卒”吻合,可谓尤袤卒于绍熙四年之铁证。又据此状,尤袤乞致仕当在四年五、六月间,而遗表也当上于此后不久,据此推断,尤袤当卒于绍熙四年六月前后。

其三,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五《显谟阁学士特赠光禄大夫倪公墓志铭》:“胡晋臣、尤袤、夏执中卒,上不以为信。公因鲁僖公十六年二大夫卒,恳恳言之。……是时留丞相请罢政,待放于范村,久不获命。廷臣谓上欲专相葛公   ,陈起居赞章司谏击之。公于葛虽同郡人,实未尝附丽,而陈疑之,谋于执政,命公为金国贺正使以间之。”(夏执中,四库本作“夏执守”)据此,胡晋臣、尤袤之卒,在留正待罪于范村、倪思为金国贺正使之前。胡晋臣卒于四年六月,史有明文,应确实无疑;而留正以论姜特立事,于六月出城待罪,七月复论之,并缴纳出身以来文字,得罪于范村,见《宋史·光宗纪》。《墓志铭》谓“待放于范村,久不获命”,当指七月以后事,而倪思为金国贺正使在四年九月 (《宋史·光宗纪》) ,则尤袤与胡晋臣同卒于四年,应属可信。

其四,周必大《平园续稿》卷三九载《祭尤延之尚书文》,明祁氏澹生堂抄本于题下署“绍熙五年正月”,此可证尤袤卒于绍熙五年正月前。而祭文称“寓词千里”云云,必大时判隆兴府,去无锡甚远,当属设位遥祭,扣除路途奔波报丧的时间,亦可证尤袤卒于绍熙四年。

综上所述,尤袤当生于靖康二年丁未,卒于绍熙四年癸丑,享年六十七岁。 

二 尤袤的诗名

《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刊载张仲谋先生《诗坛风会与诗人际遇——尤袤诗论略》一文,将尤袤诗名的沉浮放在诗坛风云变幻的背景加以考察,颇有创获。但该文在论及尤诗的影响及尤集版本方面存在疑问,小有瑕疵。张文称:“在南宋诗坛上,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四大诗人’。这在后代读者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而在南宋,却是由诗坛盟主杨万里首先提出,刘克庄等人所认可,又经宋末诗论家方回反复衡定并大加称扬的,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这段话勾勒了尤袤诗名振荡的曲线,即在身前轰轰烈烈,身后寂寞千载。这也是迄今为止众所公认的结论,但却有几点疑问:其一,尤袤生前并未与杨、范、陆三家并称四大诗人,而且其诗名远不如其学术文章及藏书名声响亮;其二,四大诗人说流行之际,尤袤诗文集却已失传,也即后人并未研读其作品,便信了方回之说,不免人云亦云,偏离事实。

将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四大诗人,是方回的杰作。在方回《桐江集》、《桐江续集》及《瀛奎律髓》中,类似言论多见,如:“乾淳以来,称尤杨范陆,而萧千岩东夫、姜梅山邦杰、张南湖功父,亦相伯仲。梁溪之槁淡细润,诚斋之飞动驰掷,石湖之典雅标致,放翁之豪荡丰腴,各擅一长。” (《读张功父南湖集》) 又如:“宋中兴以来,言治必曰乾淳,言诗必曰尤杨范陆。其先或曰尤、萧,然千岩早世不显,诗刻留湘中,传者少。尤杨范陆特擅名天下。” (《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 “乾淳间诗巨擘称尤杨范陆,谓遂初、诚斋、放翁及公也。” (《瀛奎律髓》卷一范成大《鄂州南楼》) 显然,方回认为四人各标一格,是中兴诗坛当之无愧的大家,作为个人观点,自我作古也无可厚非,但所谓“言诗必曰尤杨范陆”,却未必然。在方回之前,谈论中兴诗格的不少,杨万里尝反复推举“尤萧范陆”,尤袤则称范杨萧陆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自叙》) ,陆游称王时会(季嘉)“尤喜为诗,与范文穆公及尤延之、杨廷秀倡酬,诸公皆推之” (《渭南文集》卷三七《王季嘉墓志铭》) ,赵蕃称“尤杨两诗翁,间以严州陆” (《乾道稿淳熙稿》卷一《呈尤检正四首》之四) 。可见,在乾淳诗坛上,在以杨万里为中心的唱酬圈中,诗友间一唱三叹,互为推举,皆成时尚。尤袤在其间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否当称大家,抑或是杨万里的过誉之辞,已难确定。仅从现存文献来看,尤袤同时之人,除杨万里大肆鼓吹尤诗,至有“谁把尤杨语同日,不教李杜独齐名”的期许之外,很难找到其他人赞许尤诗的例证,更找不到尤杨范陆同时并举的例子,所谓必称尤杨范陆,“必”自何来呢?其后,宋末人列举中兴大家,如林希逸称“我朝诸大家,数律之精……中兴而后,放翁、诚斋两致意焉” (《竹溪□斋十一稿续集》卷一二《方君节诗序》) ,刘克庄云:“南渡诗尤盛于东都……乾淳间则范至能、陆放翁、杨廷秀、萧东夫、张安国一二十公,皆大家数。”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七《中兴绝句续选序》) 不列尤袤之名。可见,所谓“中兴四大诗人”之中的“尤大诗人”,宋人未必认同,而为宋人所公认的则是尤袤的博学、收藏、四六文及其人品。关于这点,可从陆游、杨万里、周必大、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人的文集,乃至《宋史》、《直斋书录解题》等书中找出无数证据,不必多举,仅其亲友袁说友所撰尤袤祭文,即颇具代表性。祭文云:“公之清节,不以利疚,事或过举,赖以正救。以下劘上,凛然东台,至再至三,抗奏弗回。公之摛文,兼丽典诰,纶掖代言,玉堂敷号。史廷直笔,帝幄横经,黼黻王度,儒臣至荣。群书万卷,山藏海积,公博极之,章句胪析。茧纸旧闻,千载散佚,公爱玩之,宝于金玉。呜呼哀哉!以公之节,足以镇俗;以公之文,足以华国。读书是勤,百氏指南,乐古为富,四海律贪。比正嫉邪,友旧笃亲,皆盛德事,具有典型。”这段话比较客观地总结了尤袤一生功德,赞其名节史笔之高,叹其搜理文物之勤,誉其文而不及其诗,可见四大诗人的桂冠,确有后人附加之嫌。那么,何以八十余年后,方回一语而流芳后世呢?这与《瀛奎律髓》的影响以及尤袤文集的失传不无关系。

关于尤袤文集的流传情况,拙著《尤袤著述考》 (《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一文尝论之,大抵尤袤在世时,尽管刻了不少古书及前辈文集,但却没有刻印自己的集子,《直斋书录解题》所记《梁溪集》五十卷、《宋史》本传所载《遂初 小稿》六十卷,当为稿本或抄本,流传不广,所以我们在宋人文集中找不到阅读、题品尤集的记录。经元人方回题品的尤袤诗集,是现在可以考见的尤集最早刻本,而且在他编选《瀛奎律髓》时即已失传。大约在元明之际,尤集抄本也随即失传,因此在《永乐大典》中难觅尤集踪影。后人所见尤袤诗,除方回所选三十一首之外,其他散见《嘉定赤城志》、《三朝北盟会编》等书中,至清朱彝尊方搜集整理,由尤侗刻为《梁溪遗稿》,此为最早的尤集辑刻本。因此元郑玉、明宋濂、都穆、王等人很可能都未曾读过尤袤文集,他们对尤杨范陆的题品与方回如出一辙,显然沿袭了方回之说。其后清人题品乃至近现代人所编诗选、文学史、辞书等,也都接受了方回的观点,以致“中兴四大诗人”之说,成了研治南宋诗史者很难回避的话题。其实考察一下尤集编刻流传的情况,不难发现:尤袤诗文集存世之时,他的诗名及影响并不大;尤袤诗名盛行之际,也即“中兴四大诗人”说流行之时,正是尤袤文集失传以后的事,这就不免启人疑窦了。

三 《遂初小稿》并非陈起所编

张文又称:“南宋陈起辑录的《两宋名贤小集》中,有《遂初小稿》一卷,收尤袤诗三十八题共四十六首”,“令人奇怪的是,方回所编《瀛奎律髓》,选尤袤五、七言律诗三十一首,全在《两宋名贤小集·遂初小稿》的范围之内。……他编《瀛奎律髓》时,只是从《两宋名贤小集》本《遂初小稿》中尽录其所有三十一首律诗而已。”显然,作者认为《两宋名贤小集》中的《遂初小稿》的编选者为南宋陈起,此观点经《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等书采用,影响不小,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现存《遂初小稿》 (以下简称《小稿》) ,载于《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三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