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以办公室为家”一族与…
“以办公室为家”一族的…
“吟咏情性”与“以意为…
“以意逆志”:从儒道佛…
两汉魏晋“以舞相属”现…
最新热门    
 
“以诗为词” “天地奇观”——苏轼词创作摭谈

时间:2009-8-8 16:43:12  来源:不详
月下独酌》诗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脱胎变化而来。“对影成三人”,也就不孤独了。这里,苏轼的“起舞弄清影”的“弄”字,更能写出戏乐的情态。这地上的戏乐,岂不胜过了天上的凄凉?  “何似在人间”的“何似”,如果解释为“哪里像”:这句的意思就成为哪里像在人间呢,与天上没有区别了。这种解释不一定对。词人并不是向往那天上,但去不了,只好自我安慰,以为在人间这么“起舞弄清影”,就如同在天上一样了。前面既然说“高处不胜寒”,那就表明词人不愿意去天上而要留在人间,所以这里的“何似”就是“何如”,“何如”就是“不如”。文言文有这样的句式:“与其……,何如……”。这“何如”就是“不如”的意思。“何似在人间”,应该解释为“不如在人间”。

词的下片,就转入写人间,但仍然扣着月亮来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转过朱红楼阁,向西坠落,低下去与楼阁的雕花窗户相平,月光就由窗户射入楼阁之中,照着满怀心事,彻夜不眠的孤独的人,一个“转”字,一个“低”字,写出了夜逐渐深了,月亮逐渐西沉了的情境。这时,月光照着楼阁里“无眠”的人,夜已深了,这人还没有入睡,为什么呢?原来这人满怀心事——伤离惜别。看见了月亮,更加触动离情别绪,于是长时间地目不交睫,辗转反侧。这“无眠”的人不是词人自己,也不只是朱红楼阁里的妇女,是泛指那些与亲人离别而见月哀愁的人。这里,妙在词人用虚写的方式,而包罗得更深、更广。同是见月,可以有“起舞弄清影”的戏乐,也可以有“无眠”的哀愁。前者就是词的小序说的“欢饮达旦”,后者就是词的小序说的“兼怀子由”。月亮照着“无眠”的人,月圆而人不圆,于是词人继续对月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变化运用了石曼卿的诗句“月如无恨月长圆”。后来辛弃疾也说:“十分好月,不照人圆。”“不应有恨”这两句是词人推究物理、人情,寻求解答。下面,词人自作解答,包含着自我安慰,但符合一定的客观实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事物总没有十全十美的,忧患与生俱来。这种解答,等于是感叹,从来就是如此的,难以解决的,总有缺陷和遗憾的,好像无可奈何。声调显得低沉,笔势显得压抑。然而词的最后两句却陡然提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长久,是康健、幸福的意思。婵娟,指姣媚的月亮。这两句是说各自争取美好的生活,虽分处两地,仍可以共享这圆满明亮的月光。全词以月起头,以月收结。谢庄《月赋》说:“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孟郊有诗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怨别》)许浑有诗说:“唯应洞庭月,万里社婵娟。”(《怀江南同志》)“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秋霁寄远》)李白《把酒问月》诗的结句也说:“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所有这些说法,意思都狭小,不如苏轼这两句词那么宏大。其中,对“人间”的留恋、热爱,对生活的失意与苦闷的自我排解,对亲人的深切怀念、良好祝愿,矛盾地统一在一起。所以词中透露出凄凉的况味,而其调则如月的像所显示的那么光色皎洁、形态姣媚,总的仍然是乐观、开朗的。通观整首《水调歌头》词,上片由“把酒问青天”开始,幻想“乘风归去”,但又感到天上清冷,不如在“人间”,反映词人希求远离现实而终究舍不得他所热爱的社会人生,下片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变化联系“人有悲欢离合”的世事迁移,抒发对苏辙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又以乐观通达的态度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对苏辙的祝愿,也是对自己的慰勉。全词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展示月夜的幽景奇情,人间天上,虚实并写,以自然境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词人胸次的疏旷开朗。它洗尽铅华,脱去柔靡,飘逸空灵,独标一格。所以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

    《水调歌头》这首“中秋词”所表观的是“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的豪放。作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还有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娇》词。这首《念奴娇》词与《水调歌头》词一样,向来脍炙人口,不过,它的豪放表现为激情的奔纵、气势的雄迈和境界的宏伟壮阔,如胡寅所说“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

这首词与《前赤壁赋》写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而各有特色。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显得昂扬奔放。开头“大江东去”一句,音节高亢,景象开阔,就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与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谓异曲同工。这里,词人先写放眼所见,滚滚长江,奔流直下。无须另外加什么别的形容词、修饰语,江就是“大江”,去就是“东去”一个“大”字,一个“东”字,就足够了。“大”,可以使人联想到长江的源远,“东”,可以使人联想到长江的流长。“大江东去”下面接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空间的感受与时间的联想交织在一起。“大江东去”,可以说了望得广阔,“千古风流人物”,可以说思考得深远,中间以“浪淘尽”三字连接起来,而言外之意则是说人物、时代已随江水消逝,但人物的功业与精神气概,时代的风采,却万古留传,是大浪所不能“淘尽”的。如果都“淘尽”了,那还有什么下文呢?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与《论语》上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相近,并不算新鲜。然而苏轼这样的句子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内容与深沉的政治感慨,以及词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却是《论语》上孔子说的话所没有的。“风流人物”,一般注解为“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或者注解为“杰出的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为何不说“浪淘尽千古超群人物”,或者说“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呢?“超群”“英雄”与“风流”都属于平声,符合词调的音律要求。苏轼之所以不用,是因为“超群人物”权权限于异乎寻常,而“英雄人物”也只是使人想到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甚至再加上一点悲歌慷慨罢了。“风流人物”呢?那就不光是才能出众、品格超群,而是在英雄气概之外,还有儒士风度、儿女心肠、英雄气概,是豪迈的儒士风度,是潇洒的,儿女心是温情的,三位一体,才叫做“风流人物”。下面所写的“周郎”,就是这样三位一体的“风流人物”。其实,苏轼也自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物。元好问曾说苏轼在这首词中“戏以周郎自况”,“自况”就是“自比”。简单说“才能出众、品格超群”,“杰出的英雄”,就显得浮泛,也不了解苏轼之所以为苏轼。词的开头这两句,从大处写起,下面则由大入小,由一般到具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是实,“三国周郎”是主,用“故垒”唤出“三国周郎”,就是以宾托主。“三国周郎赤壁”,这不妨看作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国”,这是时代;“赤壁”,这是地点,“周郎”,这是人物。词人称“周郎”,不称“周瑜”,本来符合于历史实际,周瑜作将领时才二十四岁,东吴即称为“周郎”,同时又突出了周瑜的少年英俊,而且表现出一种亲切的感情。上面说“千古”,这里具体化为“三国”,上面说“风流人物”这是具体代为“周郎”,上面说“大江”,这里具体化为“赤壁”,由大入小,很像摄影的镜头从远景推向近景。“赤壁”就点到了题目。词家讲究点染。点出了赤壁,苏轼立即用三句词来渲染;“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干堆雪。”描绘出赤壁的使人惊心动魄的壮丽景色,仿佛犹是赤壁之战时那种激烈而紧张的场面、气象。不这么写,不足以与“风流人物”相称。必须用浓墨重彩来写,而且确实写得好。你看:“乱石穿空”,这是向高处写,着重写形态,石而曰“乱”,见出险峻挺拔,像要穿透天空,见出高耸入云。“惊涛裂岸”,这是向低处写,着重写声音,波涛如惊马之狂奔,发出咆哮,冲击江岸,水力凶猛,像要使江岸崩裂,而且崩裂之声已隐约可闻。“卷起干堆雪”,这是向深处写,着重写色彩,银白的浪花,浩浩荡荡,上下翻腾,仿佛与天上的白云联成一片。这样的景色,壮丽雄伟,美不胜收,然后词人用“江山如画”一句加以总结。画,是绘画,是艺术品,是加工形成的东西,经过画家典型化、艺术夸张了的、比实际事物、实际生活要美。“江山”,是自然形态的东西。加工形成的东西是高于自然形态的东西的。说“江山如画”,就表示江山如同经过艺术家加工的一样,美极了。这样美好的壮丽雄伟的江山,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为他们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舞台。江山与豪杰相联系,于是自然地引出“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照应上面的“三国周郎赤壁”,词人的生花妙笔宛转盘旋,左倾右盼,好似游龙一般夭矫屈伸,但这游龙却环绕着一颗宝珠,这宝珠就是周瑜。词人用笔,中心是落在周瑜身上。

词的下片即从上片末句的“一时多少豪杰”中引出周瑜来。上片侧重在写祖国的如画江山,下片则转入写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也符合词的一般表现手法: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这里词人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联系今天现实中的自己,带出无限感慨,这当然就是在抒情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五句全是写周瑜。请大家注意,并没有写诸葛亮。上片已说了“三国周郎赤壁”,中心是“周郎”。这里的“当年”,即“丁年”;“丁年”,即“壮年”,是少年有为、年富力强之时。“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她在建安三年(190)嫁给周瑜,当时周瑜才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在建安十年(208),周瑜三十四岁,相隔已有十年之久。苏轼并不拘泥于历史。他说“小乔初嫁了”,这是为的着意衬托周瑜的青春年少,并且用燕尔新婚来显示周瑜的儿女情怀,似乎他正陶醉在柔情蜜意之中。关于“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的断句,恐怕是明朝人造的假,不足为据。苏轼、辛弃疾写词,断句并不完全拘守词律。“了”字表示结婚之事方毕,这时少年气盛,所以说“雄姿英发”,见出周瑜不可一世的英雄气概。“羽扇纶巾”,是文人平常的装束,这里用以写周瑜的闲雅,也就是儒士风度。“谈笑间”,是写周瑜的从容不迫。千军万马之中,指挥作战是这么潇洒自如。“樯橹”,指曹操的战船。“樯橹灰飞烟灭”是以赤壁之战的结局,表明周瑜的才能、功业。这样来写周瑜,就可以回过头了解上片“风流人物”的实际内涵。苏轼存心要做“风流人物”,或者竟至把自己看作“风流人物”,所以对周瑜这么热情地赞美,不禁心向往之。“故国神游”,就是“神游故国”,是词人神游于赤壁之战的当时环境。词人想象自己如果遇见了周瑜,那么,周瑜大概会笑自己对如画江山、对风流人物实在“多情”,感慨太多,牢骚太盛,以致不到暮年便白发丛生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实际是词人自嘲,觉得虚度年华,无法与风华正茂时建功立业的周瑜相比。时不我待,于是词人不免发出人生短促的叹息:“人间如梦”,词人想有所作为,而被贬在黄州管制起来,矛盾无从解决,功名建立不了,时光又不肯为自己停留,就只好把烦恼苦闷,都托付与江水、明月“一尊酹江月”,归到“江”字,照应首句“大江东去”。以酒祭奠江中之月,与月同饮,月可以明了自己的心迹,足以给自己带来安慰。这结尾,似乎比较哀飒、颓丧。但在无可奈何的感叹中,仍然流露出苏轼的感情壮志,他把祖国江山写得那么壮丽雄伟,把古代风流人物写那么英俊豪迈,都给人以振奋的力量,使人不甘消沉。所以,通篇《念奴娇》词的基调是健康向上的。陈毅同志的《吾读》诗说:“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胸次广,即感情丰富,眼界开阔。这首《念奴娇》词,正是这样。这是苏轼词的主要方面,好的方面。因此当时就有人认为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