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推荐几个文艺作品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走…
竞选大队文艺委演讲稿
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串…
打造文化品牌  繁荣文艺…
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研…
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
20世纪《论语》散文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文艺批评中…
古代文学论文《怎样看待…
最新热门    
 
论文艺思想的生成方式

时间:2009-8-8 16:44:27  来源:不详
体制方面的某些缺陷,使其知识结构与文化视野仍有很大局限;他们虽然赶上了思想解放、创作活跃的大好时机,但因更多地接受了外来文学思潮与创作技巧的影响,艺术素养不够浑厚。这就需要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广览博取,进一步丰厚自己的艺术人格与文化人格。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同时,又有独到的理论创造。 中国当代的文艺批评家们,应有意识地挣脱平视甚或仰视批评对象的一般批评立场,而从心理上将自己提升到理论家的高度,以实现批评的理论化。具体来说,应改变那种先入为主、自外向内的单一裁判式、比照式批评,而强化自由介入、由内向外的发散式、创造式批评。文艺批评,当然离不开某些预定的规则,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既有规则与理念,其批评就只能是技术性的、低层次的,而不可能具有思想的创造性与学术的增殖性。而只有像王国维那样,像巴赫金那样,既潜入作品的内部,又摆脱某些既定规则与理念的束缚,将个人在作家作品中的独特发现,予以理论的提升,才能大有作为,才能促进文艺思想的不断增殖。

中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工作者们,迫切需要总结“方法论”方面的经验,即在研究前人的理论成果时,不是仅仅注意其具体见解,更要重视对其生成方式的借鉴。要学会像弗莱由“象征形式”、“原始意象”到“神话原型批评”,伊瑟尔、尧斯等人由“召唤结构”、“阐释”到“接受美学”,马尔库塞、阿多尔诺等人由“异化”到“反艺术”、“新感性”那样,能够从前人已有的学说中,机敏地捕捉住某些富有理论弹性的范畴,借题发挥,积极开拓,大胆创造。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调整我们自己的文化心态,要警惕自近代以来,由于中国文化的弱势处境,已经形成了中国学人不自觉的自卑意识。这种自卑心态的可怕之处是,极易臣服他人,盲从权威,思想萎缩。在我国的文艺理论生成方面,“借题发挥”通道的阻梗,与这样一种自卑心态是有重要关系的。此外,在“借题发挥”的生成方式中,由于所借之“题”并非仅仅局限于文艺学范围,这就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同样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

在文艺学研究的出发点方面,要重提研究主体的现实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由于片面强调文学的社会功利,的确曾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但力图彻底切断文学与现实及时代的联系同样是错误的。如同文学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学一样,文艺学也不可能仅仅是文艺学本身的事,而是与整个民族的文化建设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文学艺术总是在对社会与人生产生着影响,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也总会蕴含着新的文艺追求的动向、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以及文学的普泛化、全球化与世俗化,文学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得失何在?文学究竟该怎样发展?文艺理论工作者,如果脱离现实,就不可能发现与之相关的新问题,产生新的思想。近些年来,一些中青年文艺学者,正在走出书本,走出书斋,走出封闭的文艺学小圈子,从更为开阔的视野出发,体察社会,考辨现实,这无疑是值得大加肯定的。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中,孕育着中国文艺学的希望。

导致20世纪中国文艺学成就低下的原因当然还要复杂得多。学术及文化思想的创造,本应是极富个人性的,既需要充分的心理空间,也需要宽松的文化环境,更需要自由的社会氛围,但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这些条件常常是不具备的,或是不够充分的。实际上,不论是哲学家的贫乏,某些人文学科的落后,还是作家、批评家、理论家知识结构的不足、文化视野的局限、思想观念的滞后,都是与更深层次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机制有关的。因此,要促进中国文艺学的发展,除了对上述6种生成方式予以修复与重建之外,还必须同时加快整个社会体制的改革。否则,如果仅仅着眼于文艺思想的生成方式,恐怕仍是难有大作为的。

此外,由上述6种生成方式可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艺思想的发展与繁荣,不只是文艺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文艺学成就的低下,也不应仅仅怪罪于文艺理论工作者,还要有赖于哲学家、作家、评论家及其它人文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注释

①参见拙文《试论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文史哲》1995年第5期。

②孙绍振《从西方文论的独白到中西文论对话》,《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③这儿列举的“现实激发式”,是2000年8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一次关于文艺学发展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上,笔者发言之后,由童庆炳先生补充提出的。在此,特向童老师致谢。

④参见拙文《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问题》,《文学理论学刊》2000年第1辑。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