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论播撒:作为解构的意义模式

时间:2009-8-8 16:44:32  来源:不详
者),这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是不可能直观充实,因而是无意义句,译成法语翻译就是Le vert eat ou(绿色是或者),但是在口语中我们有可能把它们听成Le vert estoú?(草坪的绿色去哪儿了?)或者Ie verre est oú?(玻璃酒杯去哪儿了?),又变成有意义句了。翻译当然是一种重复,在翻译过程中偶然发生的这种读音相近的现象说明重复虽然保留了概念的某种同一性,但是,也避免不了自身的差异化、他者化。意义播撒的根源就在这种融同一与差异为一体的可重复性,可重复性则使意义处于不确定性之中。

意义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对在场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彻底解构,具有否定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不断地以开放的视域重新播撒意义,积极地解释本文,又具有肯定的价值。

播撒只是德里达的意义理论的一个侧面,对它的深入认识必须结合其差延、补充、印迹等侧面,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一致针对在场形而上学,有理有据地解构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应该说在德里达之后,人们再也不能无保留地声称意义的在场了,当然,德里达不是在宣称意义的终结,而是肯定意义的无限多样以及不可预期的来临。播撒标志着意义的彻底解放,至于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是虚无主义的还是积极肯定的,完全依赖人如何使用意义了。人与语言本来就处于这样的交织状态中,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尔的《玻璃城》中的一个人物可以说就是德里达心目中的形而上学家,他说:“亚当在伊甸园的一项任务是发明语言,给各种动物和东西取名。在那天真无邪的状态中,他的语言直接触及万物的实质。他并不是把词附加在所见之物上,而是反映其本质,为其带来生命。实物与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亚当失宠之后,这一切便不复存在。名称与事物脱离;词语累积成一堆任意符号,语言与上帝分离了。因此,伊甸园故事记载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堕落,也是语言的沦落。”20 而在德里达的词汇中是不存在任何“伊甸园”的,名称与事物、语言与上帝,总之就是符号与意义在开端处就“总是已经”分离着,只有在分离处、开叉处有限制的人们才能暂时地把握有限制的意义。

注释

①“Avoir l′orielle de la philosophie,by Derrida”,见E-carts:Quatre essaisàpropos de Jacques Dernida,by Lucette Finas,et al.,Fayard,1973,309页。

②Positions,trans.by Alan Bas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45页。

③参见《小逻辑》第79-82节,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④⑤《逻辑学》(下册),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67页,177页。

⑥黑格尔对矛盾的阐述参见《小逻辑》、《逻辑学》(下册)第45-67页。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称“黑格尔是最后一位书的哲学家和第一位文字哲学家”。这里,书的观念是诉诸总体的、主题的意义的观念,而文字观念则是表示意义无限差延的播撒观念。这个评价表明黑格尔一方面解放了矛盾,一方面又禁止了矛盾

⑦⑧⑨⑩ 11 13 14Positions,73页,75页,40-41页,44页,74页,43页。

12 15 Dissémination,by Derrida,trans.by Barbara Johns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219页,200页。

16 17 18 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67,55页,103-104页,107页。

19 De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edited by Harold Bloom,Continuum,1979,81页。

20《小说的艺术》,戴维·洛奇著,王峻岩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43页。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