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预测之深层卦理…
现代六爻深层卦理研究(…
最新热门    
 
深层解构禅学、美学、诗学之关联

时间:2009-8-8 16:44:35  来源:不详

(一)

  把禅学引入美学及文学艺术中来,自中唐以来,几成惯例。在中国历史上,禅学是许多学者作家的净洁澄明的精神领地。

  李泽厚汝信主编的《美学百科全书》专辟“禅宗美学”辞条对禅美学评价极高:

  禅宗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哲学……美本身是自由的感性显现,追求人类生命(精神)自由的境界;人类孜孜以求的自由境界,亦即美学的王国,禅宗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是堪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一起争长论短的第三个美学思想的派别。佛学原是宗教哲学,并不直接讨论审美和艺术问题,但是被人径直称之为“佛心宗”的禅宗,却触及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特征,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

  禅家所追求的悟(即佛),乃是通过“自由顿见真由本性”,“成就洁净身”,契证人的最高精神实体,而进入一种理想境界。中国古典美学包括儒家与道家,乃至法家。均认为:人与大自然的自然和谐统一,是美产生的根源与基础。法家前驱著作《管子》云:“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无论在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还是后起的禅宗,都从不同的世界观出发,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统一的理想境界。自唐迄宋,乃至明清,有很多文人学者艺术家,都想从心灵深处寻觅一个能去掉各种苦恼(包括名与利)的理想世界,而禅宗正是这种理想境界之所在。

  禅宗的核心学说为: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此三无说的无住可理解为“真心应物任去随缘”,“应物不而役于物”的主题超越。慧能《坛经》云: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这就是禅学的精神实质。晚唐黄蘖希运禅师也说:“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这一切,对唐以后审美活动及文艺创作产生了重要启示和影响。“不即不离”后被引入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用以比喻文艺创作的审美规律和文艺鉴赏的审美原则。正如批评家王渔洋所说: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文艺创作规律要求作者必须深处生活,对大千世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才有可能获取丰富的审美信息,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爆发灵感,铸成审美意象。而另一方面,文艺家又要不执著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象,才有可能对宇宙万物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研究,以达到:“明心见性”即认识生命的本质。这就要求作家思想意识和精神境界修养方面,以及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宇宙人生所采取的不即不离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于相而离相。”相,可以理解为客体认识对象。文艺鉴赏规律也要求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应潜心于对象之中,不仅要明显于目,而且要了然于胸,唯其如此,才能觑见真切,从而在凝神观照中达到主客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此同时,它又要求人们在心理上与外物分离,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距离,客观透脱地观察对象。明代戏曲理论著作《曲律》一书云:“咏物勿得骂题,却要开口便见得何物。不贵说体,只贵说用,佛家所谓‘不即不离’‘是相非相’;只于牡牝鹂黄之外,约略写其风韵,使人仿佛中如灯镜传影、了然目中,却捉摸不透,方为妙手。”要求艺术形象更具备不即不离、是相非相的寓审美特征,从而“渺茫多趣”,也就是要给作品留下“未定点”“意义空白”,给欣赏者提供审美再创造的足够空间,而欣赏者也须采取不即不离的态度,方能有效地寻找和把握这些“点”与“空白”,充分进行补充想象,二度建构。在中国画里,由王唯一派的文人画,直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人们往往把空白作为整幅画中最令人欣赏的部分,正是因为那一空白给人以神秘而美好的遐想,所以就使得这一虚空,就成最耐人寻味的一面。例如用高峰来表现大自然的雄伟峻峭,以烟云来衬托山峦的静穆庄严。在所留下的那些虚空里,都存在极大的暗示。这种暗示又似乎是一种流动的语言,它可以使画家的观察力和读者的想象更加敏锐与丰富。这种审美的智慧,仿佛接近和运用了禅宗的“机锋转语”,有引人入胜之妙。

  (二)

  从美学角度来分析禅学,就是要将作为心灵美、精神美、人格美的生命美学来研究;须从总体上来审视禅宗作为人的生命美学的本质意义。

  中国的儒道释(禅)诸家,都非常重视对心与性的研究,但其层次不同,有深浅之异。余以为,比较而言,禅宗是精致的,高明的。禅宗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哲学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禅宗以“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作为哲学基础,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主为本”为人生态度。禅宗把人获得解放、获得高度精神净洁澄明的途径。然而,禅宗不是与世隔绝,不是心如死灰,不是空枯死寂。所谓斩断尘念的无念,就是既不脱离人世生活,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望所束缚,洗涤世俗恶习而保持一种超脱的审美的人生哲学;唯其超脱与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而与审美情趣的统一,构成了其内在的本质内涵,由于这种精神的光明与净洁澄明,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宇宙法则的高度和谐统一,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自由。

  因此,我们可以说,禅学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具有心灵美与人格美审美人生哲学。也正是这点,使禅学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由此,但凡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和追求形式艺术世界那样美好的人生之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禅宗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自唐以来,中国历代有影响的学者文人,都经过禅的洗礼。

  禅的审美人生境界与审美胸襟,来自禅者的修持与觉悟。禅宗六祖慧能说:“外离相曰禅,内不知己曰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相离,内性不乱。本性白净自定,只缘触景,触即乱,离相不乱即定。”这里所说的无相与无念、无住是异名而同实,都是讲要不执著于万物,不执著于个人欲念,不染境而常自在。所谓无念,不是万物不思,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无上正受正觉”,无邪念妄念杂念不善之念。三无实质,这是一种内在超越和精神解脱的光明、净洁、澄明的精神境地。

  台湾著名禅学家耕云先生认为:禅宗是纯中国纯土产的。它表现在文学上,有一种飘逸感,表现在生活境界上,有一种超越感。什么是超越感?它既淑世又出世;淑世,就是和光同尘,就是认同公认的价值标准,没有反常的东西。也没有惊世骇俗之谈;出世就是说他的心是出世的超然的,而他的行为的点点滴滴则与公认的价值标准相同。同时,禅又具象又抽象;表现在艺术上,有一种禅画,画像是具象的,看起来却又是抽象的,它完全扬弃了价值的压缩,完全扬弃了外在的观点,完全凭自己毫无压迫毫无拘束的性灵活动,一笔一划地来作画,所以,禅画既具象,看去极像什么,又抽象似乎又什么也不象;表现在文学上,它充满着灵性的闪烁。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说:“禅是中国人在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地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这位美学大师深刻地阐明了禅的境界与精神境界、艺术境界的内在统一。对于认识禅学与美学的内在联系,实在大有裨益。

  艺通于道,道与艺合。这是中国传统的将道与艺统一起来的美学思想。运用禅学的哲学和智慧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达到高超明妙的艺术境界,是一般作者望尘莫及的。唐代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五代之释贯休,宋代苏轼、黄山谷、陆游,明末名贯天下的画家八大山人……如此等等,无不是深受禅学熏陶而在艺术上登峰造极的。

  禅宗的经典《坛经》云:净心,则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者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善人恶人,恶法善法,尽在空中,世人心空,亦复如是。

  此种:“净心”“性空”,观照宇宙万物,从而体认其“真认本性”思想,对我国传统的审美活动与文艺创作产生过重大影响。审美活动是采取审美观照及直感体验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审美者必须具备虚空明净的杂念全无的心境。王维在《绣如轮像赞·序》里提出了“审象于心,成形于纤手”的美学命题,所谓审象于心,就是审美者须以高洁的心境,对审美对象进行观照,而虚空明净的心境,乃是进行审美观照的前提;唯有以一颗经过净化的排除世俗欲望的心境,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方能体悟     到宇宙万物的内在体质和生命律动,从而到达审美境界。

  刘禹锡曾被白居易誉为诗豪,他曾为智能大师撰写碑铭。他深刻地领悟到禅理与诗道相通之处。在《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归江陵引》中道:“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 ,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古而降,释者以诗名闻于世者踵焉。因定而得境,故悠然以清;由慧而谴词,故粹然以丽。信禅林之葩萼,而戒河之珠玑耳。”这就是讲,文艺创作也要戒、定、慧。要努力排除心中一切杂念,形成虚空的审美心境,这是构成艺术构思的前提条件。这足以表现出禅家的“净心说的”影响。刘禹锡还指出:有了虚空的审美心理,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就会纷至沓来,涌入艺术家心中。这种效果正是禅宗对艺术家的启发与感悟。

  其后,苏东坡在《送参寥师》中云:俗令词句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景。这是对刘禹锡的“虚而万景入”的继承与发挥。刘禹锡还说:只有万景入胸,才能经过方寸之心的溶铸冶炼,酝酿凝聚成审美意象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这正如刘氏在另一篇文章里说的:“心沅为奴,笔端为灰,锻炼元本,雕砻群形。”并指出,一些诗僧的优秀作品,乃是“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从而获得清远高雅的艺术境界、艺术言语与艺术风格。

  禅学信徒王维,其作品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艺术水准达到了禅、诗、画三者圆融无碍的境界。古典文学理论家郭绍虞在《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一书中说:“王渔洋跻李、杜诗仙、诗圣之称,而拟王维之为诗佛,此论极允;吾以为后世以禅为诗之见解,也正是代表这一方面所谓诗佛之诗论。”王维对禅学有很深造诣,向往一种任运随缘、宁静和谐的精神境界;他追求玄妙空灵、清淡悠远之美,是与他耽于禅悦分不开的;他投身文化,拥抱自然,以求心灵解脱。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说:……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山罔,棡 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清,林清流也……此乃何种空灵的审美情趣,是多么的悠然自得的禅悦啊!其《终南别业》诗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处;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宋人魏庆之评此诗曰:“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中,蜉蝣万物之表者也。”清初力创“神韵”说的诗坛巨擘王渔洋在《带经常诗话》中说,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棡川绝句,句句入禅。”清代诗论领袖沈德潜也说:王维诗句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