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最新热门    
 
视差之见

时间:2009-8-8 16:45:08  来源:不详
才能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相对剩余价值。它只能通过技术的不断革新来实现。因此,我们发现工业资本也从两个不同系统的断裂处赚取了剩余价值。

柄谷推荐了一个“LETS” (一个建立在非市场货币基础上的有限交易体系)实验,一个“反作用”于资本的经济模式,作结全书。但是很难看出这怎么避免柄谷在别处指出的陷阱。这个交换媒介的陷阱不再是一种迷信物,而是一种“劳动货币”,一种标明每个人对社会生产贡献的透明工具。但不管柄谷的著作在这些枝节看来多么不够严谨,它对有志于突破资本主义“文化”反抗僵局的人是必读的。它重申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性。柄谷理论客观的反讽在于,它同样能解读成一个决定自己主观立场的视差裂隙的寓言:他是大阪和他现在效力的美国东岸学术界间的地理学裂隙;他的写作是文学-文化研究和他从事的社会-政治工作间的裂隙;而这工作本身又已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构”阅读和一个日本新联合主义运动(New Associationist Movement)的实践性斗争间的裂隙。柄谷的视差立场远不是宣告了一个危急的失利,而是指向了真理: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由我们生活不同层面难以兼容的鸿沟标记的,这样一个对视差之见和悬而未决的对抗的执着,是接近我们经验总体的唯一途径。


注释:
* Slavoj žižek:The Parllax View,译自《新左派评论》(New Lfet View),第25期,2004年9、10月。
  参见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剑桥,2003。以下简称《跨越性批判》。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达拉谟,1993。《作为隐喻的建筑学:语言、数字、货币》,剑桥,1995。关于柄谷在日本批评界的地位,参见浅田彰《虚无之左》,《新左派评论》,第五期,9-10月,2000,p24,35-36。
  《跨越性批判》,p3。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选集,第29卷,纽约,1976,p396。
  卡尔·马克思,《大纲》,1993,p420-421。
  《跨越性批判》,p20。
  《跨越性批判》,p290。
  《跨越性批判》,p241。
  此外,参见Helmut Reichelt,Zur logischen Struktur des Kapitalbegriffs,法兰克福,1969。
  《跨越性批判》,p9。
  参见Brian Rotman, Signifying Nothing: the Semiotics of Zero,伦敦,1978。
  《方法谈》,1994,p33。
  《跨越性批判》,p134。
  阿尔弗雷德·佐恩-雷特尔,《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个认识论的批评》,伦敦,1978。
  《跨越性批判》,p183。柄谷乞灵于雅典民主制中的抽签行为。但是,他提倡的投票和抽签的结合是否与1268年建立的,选举威尼斯总督的寡头政治程序很接近呢?这程序是在某个当权者试图攫取世袭君主权力之后建立起来的。首先选出一个30人的议会,从中选出9人。由这9个人提名40个临时选举人,去轮流随机选择12人,由12人再选出25人。然后将25人减少到9人,由他们每人提名5人。通过掷色子将这获得提名的45人减少到11人,由11人中的9人来选择最后的41人,再召开一个秘密会议,选举总督。当然,这个如迷宫般复杂的程序,旨在防止任何团体或家族对结果非法施加的影响。此外,为了防止总督获得过多的权力,就列出了一系列他不能享有的职务(如总督的子女不能在共和政府以外婚配,他也只能在有人在场时拆看官方信函,等等)。
  《跨越性批判》,p183。
  《跨越性批判》,p239。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