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
浅论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
论李贺诗歌的意象个性特…
试论李贺《昌谷北园新笋…
试析李贺诗歌的香意象
李贺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贺鬼神诗的定量分析
最新热门    
 
李贺无家室考辨

时间:2009-8-8 16:47:38  来源:不详
  3.关于对“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的理解

  李贺《咏怀二首》其一:“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中的三、四两句,被看作是李贺有妻的又一个佐证。要对此作出判断,必须对此诗做出正确理解。关于此事的写作时间,上述诸家主张不一。朱自清认为作于元和八年李贺辞官归乡之后,并认为有“燕婉之乐”;[3](P.75-76)钱仲联认为作于元和四年李贺举进士不第还乡之后;[4](P.36)刘衍认为作于元和二年李贺结婚不久。[5](P.213)然细察诗意,上列诸说均不确。笔者认为,此诗当作于元和五年(810年)李贺始为奉礼郎之时。理由是:1.《咏怀二首》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意完全一致,都有萌生悔入官场,向往田园生活之意。《咏怀二首》开篇即是:“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句,即追想司马相如因病辞官后闲居茂陵的情境。而《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中亦有“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的表达。据《汉书·司马相如传》载:“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与卓氏婚,饶于财。故其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咏怀二首·其二》后四句“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中的“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完全是同一种状态和心情。像这种心境怡然的诗句,在李贺其它时期充满侘傺牢骚的诗作中是没有的。2.李贺是一个华发早生的诗人。《咏怀二首·其二》前四句:“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说明这个时候李贺刚刚才发现自己生了白发,所以用“惊”字;而三年后李贺辞官归乡时,已经是两鬓斑白了:“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春归昌谷》)。所以此诗不应作于李贺辞官归乡之后;当然,更不应该是作于举进士不第或更早的时候了。了解了这一点,对这两首诗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了:第一首所写完全是咏史,通过借史抒怀,表达自己对某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只是李贺想象中的司马相如当时的一种生活场境,与李贺眼前的实际生活事实没有太大关系。若硬往婚姻上扯,最多也就是李贺对婚姻生活的一种梦想罢了;第二首是对现实生活的咏怀,流露出人生苦短,仕途险恶,不如归居田园的想法。因此,不能据此认为李贺有婚姻。

  4.关于对《后园凿井歌》等诗的理解

  至于像《后园凿井歌》、《美人梳头歌》等篇什,只是取材于翰典史籍、仿袭六朝宫廷艳歌所作的可“备声弦唱”的乐府歌诗而已。李贺是一位乐府歌诗大家,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位流行歌词作家。据《旧唐书》载:“李贺……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又载:“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新唐书》载:“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管弦。”《因话录》载:“张司业籍善歌行,李贺能为新乐府,当时言歌篇者,宗此二人。”翻检《李长吉歌诗》,以“歌”、“曲”、“引”等名篇者凡40余阕,其中内容涉及到女性者尤多,如苏小小、李夫人、横塘妾、红泪客、帝子、宫娃、洛姝、郑姬、楚女、小玉乃至夜饮朝眠、服食冶游的美女公子等不一而足,这些诗歌多取材于乐府楚辞或翰典史籍,钩稽一点,肆意发挥,绵密秾丽,香艳绮靡,披之管弦,合乎乐律,以至于乐工传唱,文人效从。这些作品,除个别篇什外,大多距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更不可以与李贺的个人生活对号入座。正如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序》中所言:“贺复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迳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说:“张篑斋《涧于日记》尝谓考据家不足与言诗,乃亦欲以本事说长吉诗。不解翻空,务求坐实,尤而复效,同人之蔽。将涉世未深、刻意为诗之长吉,说成是寄意于诗之屈平,盖欲翻牧之序中稍加以理,奴仆命《骚》二语之案。”[38](P.45)甚是切中穿凿索隐、研究李长吉歌诗者之要害。唐人尚不能知之,今人若再穿凿,就更是愈推愈远了。

  5.李贺诗中关于未婚生活的描述

  既然李贺没有在诗中留下关于婚姻生活的记录,那么,有没有可能留下未婚的生活痕迹呢?仔细阅读李贺集,果然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李贺始为奉礼郎时,曾作《题归梦》一首,其诗曰:“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涧绿。家门厚重意,望我饱饥腹。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如前所述,这首诗中提到了母亲、弟弟,但未言及妻子。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在谈到自己时,用了“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的句子。古人以鱼目不闭谓之鳏,故诗文中多以鱼目用为无偶独宿或不娶之典。汉刘熙《释名》:“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元·周伯琦《六书正讹》:“鳏,姑顽切,鱼名,从鱼从横目,象鬐形。鱼目不闭,会意。故为老而无妻之称。古通用矜,俗作鳏。”《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刘衍先生认为:“又李贺《题归梦》中有‘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语。宋吴正子注云:‘鱼目不瞑,言劳思不寐也。'《诗经疏》:‘无妻曰鳏者,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故其字从鱼。鱼目不闭也。'鱼目不闭,而死了妻子的人,晚上亦愁闷不能入睡。这也可以证明,贺妻确是早亡。总之,从上述情形分析,李贺可能在十八岁前后即已结婚,到元和八年春天,李贺因病告假归昌谷前,妻子就死了。”[5](P.52)想当然耳,谬矣。作于昌谷南园的《莫种树》曰:“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最后两句说,今年秋天和去年秋天一样,月明星稀,只有一个人独睡南床,愁悒难寐。也是鳏夫生活实况之写照。他在举进士失败东归洛阳时写的《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曰:“那知竖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特意以枕席之幽单突出“宗孙不调为谁怜”之落魄无助境况,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李贺以短短27年之生命,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笔补造化的奇异景象。在骄其创作辉煌、惜其生命短暂的同时,对其没有婚姻家庭的事实,也到了应该予以澄清并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注释:

①该数据是作者根据张国刚、蒋爱花发表于《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上的《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中公布的相关数据中统计出来的。

②参见叶葱奇《李贺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徐传武《李贺诗集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版;陈允吉、吴海勇《李贺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等。

参考文献:

[1]王礼锡.李长吉评传[M].北京:神州国光社,1930.

[2](清)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朱自清.李贺年谱[G].转引自陈治国.李贺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4]钱仲联.梦苕盦专著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刘衍.李贺诗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6]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缪钺.杜牧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8](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9](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九·男女婚嫁年纪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唐)唐玄宗.唐六典:卷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1]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2]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王拾遗.元稹生平简要年表[M].元稹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14]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5]王辉斌.柳宗元妻室中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16]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7]詹瑛.李白诗文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8]冯至.杜甫传[M].北京:民文学出版社,1980.

[19]张国刚,蒋爱花.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J].中国史研究2004,(2).

[20](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37·李贺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五[M].长沙:岳麓书社,1990.

[23](宋)王溥.唐会要(下):卷八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