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内地官员玩文字游戏 “…
改造风水的主要方法1
改造风水的主要方法2
改造风水的主要方法3
改造风水的主要方法4
改造风水的主要方法5
风水改造装修调整实例
别墅风水改造装修调整
春季装修妙用人工改造风…
改造风水的主要方法
最新热门    
 
“改造+恋爱”:索解十七年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

时间:2009-8-8 16:48:02  来源:不详

  摘要: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意识形态运作中,知识分子一直被指认为具有异质性的群体。这样的指认与社会象征系统对女性这一性别的潜在定位其实颇为相似。将这两个异质性的群体重叠编码,成了这一时期文化本文的一个有意无意的表意策略,由此衍生出一种在十七年文学中相当普遍的叙事模式——“改造+恋爱”。这一叙事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完满的文化象征结构,它不仅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权力结构,而且再生产了这种结构。而一旦“知识分子身份”与“女性身份”发生错位,这一象征结构就会出现深度的裂隙,完满不再。这一象征结构的运作、裂变、接受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参与,无不折射出当代文化场域中错综复杂的权力纠葛。

  关键词:改造+恋爱;叙事模式;文化象征结构;性别政治

  “理解潜意识的规律……就等于开始理解意识形态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我们是如何习得和实践这些我们必须赖以生存的思想和规律的。”换一句话说“潜意识……(是)再生产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王国。”[1](p149)这也许是我们理解1950-1970年代的意识形态象征结构的关键。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运作中,知识分子一直被指认为具有弱质性、异质性的群体。这样的定位与社会象征系统对女性这一性别的潜在定位其实颇为相似。自晚清以来,中国现代性话语在其潜在层面上其实一直在设定女性这一性别之于强盛的现代民族国家主体的“他者”异质性、弱质性。只有省略女性这一性别所具有的局限性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民族的现代化转型。①1950—1970年代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厌女情结”正是在现代性焦虑中无意识地沿袭了对女性的这种文化设定。这样一来,“知识分子”与“女性”这两种身份已然具有天生的同质性。因此,将二者重叠编码便非常顺理成章。②普遍存在于十七年小说中的“改造+恋爱”叙事模式正是这种编码的产物。这一广为流行的叙事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象征结构。本文拟以这一时期一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小说文本为研究个案,探求这一叙事模式/文化象征结构的运作、裂变、接受及其与社会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中所折射出的复杂的文化权力意涵。

  一 “改造+恋爱”叙事模式的运作机制

  在十七年小说中,相对于工农兵的形象,知识分子形象的规模是很有限的(尤其在1957 年以后)。而自我改造、自我贬抑的知识女性形象在其中却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知识女性的自我改造无不与她们在恋爱对象上的重新选择密切相关。即离开落后或不革命的男性(知识分子出身),选择革命男性(工农干部、或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恋爱对象。在很多文本中,恋爱上的“弃旧迎新”甚至被表述为知识女性改造“旧我”的全部内容。《青春之歌》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城市知识女性银环,《风云初记》中的大学生李佩钟、《三里湾》中的中学生范灵芝、《艳阳天》中回乡知青焦淑红、《在和平的日子里》中的技术员韦珍、《春种秋收》中的高小毕业生刘玉翠……这些知识女性的遭遇如出一辙,①而可以纳入这一叙事套路的文本远不止这些。与革命男性的恋爱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女性不断改造自我、走向新生的过程。恋爱上新的归属,同时意味着政治上新的身份、新的命名。这些知识女性的形象在当时总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反响,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镜像。

  参照左翼文学“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我们将上述文本大同小异的叙事套路命名为“改造+恋爱”。其实,“改造+恋爱”的叙事模式显然可以看成是“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在特定时代的延续、发展。“革命+恋爱”叙事中,性别身份与政治身份设置的秩序一般是:男性——和工农打成一片的革命知识分子;女性——沉湎于个人生活小圈子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丁玲《韦护》中的韦护与丽嘉、《一九三0年春上海(之二)》中的望微和玛丽,蒋光赤《冲出云层的月亮》中的李尚志和王曼英;胡也频《光明在我们前面》中的刘希坚和白华; 胡也频《到莫斯科去》中的施洵白与素裳……。这样一种性别与政治身份的对应秩序在“改造+恋爱”的叙事中演变为:男性——工农革命干部(或工农出身的革命知识分子)、改造者,女性——积极投身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改造者。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疑充分体现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这一角色由女性扮演是再恰当不过了。而富有神性的革命只有依靠男性这一具有“菲勒斯”意义保证的性别才能承载。革命主体/实体无疑应该是雄性的。革命不仅意味着攻击性、破坏性,革命同时也意味着创造与秩序。而无论是破坏还是创造都只能是男性“利比多”机制的投射。

  知识分子与女性“双重异质性”的互相指涉、互相重合,在《风云初记》的李佩钟身上表现得颇为突出。小说中有一段李佩钟请高庆山吃饺子的细节特别典型:“她自己吃得很慢很少,那样小的饺子要咬好几口,嘴张得比饺子尖还小一些。高庆山是一口一个,顿时吃得一头大汗。李佩钟把自己干净的手巾送过去,带着一股香味,高庆山不好意思大擦,抹抹嘴就放下了。”吃完饭,李佩钟无端又向高庆山卖弄一番自己的文才,并传达一些暧昧的情感信息。当然,高庆山以坦荡、磊落的胸襟放逐了这份情感。尽管隐含作者孙犁在揶揄李佩钟时常常言不由衷,但在小说中,李佩钟身上所有女性与知识分子的特征还是被粗暴地漫画化、异质化了。

  当然,在“改造+恋爱”的叙事中,知识女性的“异质性”并没有被叙述成对革命共同体构成严重威胁的破坏性力量(这也是“改造+恋爱”叙事与“革命+恋爱”叙事不同之处),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归顺性的弱质。女性这一性别更多指称稚弱、无助、天真、轻信。她们无不以无限敬仰的姿态、诚惶诚恐地接受来自男性革命权威的导引、改造、保护;而那些具有工农身份或准工农身份的革命男性,秉承着意识形态“象征之父”的律法,在幼稚的知识女性面前俨然有一种“父”的威严与慈祥:“果然党把杨晓冬派进来了,银环第一次接触他,便鲜明地感到这位新来的领导同志,对革命忠诚,对同志热爱,对自己的得失毫不计较;有了这样的领导,感到有了依靠,仿佛她是一只小雏鸡,正怀着惶恐的心情害怕鹞子和毒蛇的时候,杨晓冬象只保护她的老母鸡进了都市了。”“银环每次接触过杨晓冬之后,思想上总是感到充实和提高,精神也感到兴奋、愉快,再也没有以前那些寂寞空虚的感觉。”(《野火春风斗古城》)

  恋爱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照榜样,寻找差距的过程:“焦淑红这会儿也感到自己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就是对走在身旁的这个萧长春,她也看不透。……他的文化没有自己高,他也没有自己那样引人注目,可是,他就象从天上掉下来一般,顶住东山坞的天地;他的海量,多难受的事情他也能忍受容纳,他能干,怎样扎手的人,他也能对付;他公而忘私,没有一点儿个人的打算,就好像在他心里边,没给自己的事情留下一点点地盘。仅仅是一天光景,焦淑红对这个支部书记有了多么深刻的发现呀!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学得像他那样呢?”(《艳阳天》第一部)

  男性/女性,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彼此对应,构成一种明显的等级差序。这种差序的确立同时也意味着监控的实施,正如福柯所言,“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性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有每个人自己加以实施的。”[2](p127)而自我改造、自我忏悔、甚至自轻自溅,事实上都难以洗去知识女性身上的双重的异质、赎去双重的原罪,她们在革命共同体中身份暧昧。李佩钟的婚姻状态、情感世界、政治身份、以及最后的死,始终处于晦暗不明中,它们彼此之间似乎互相隐喻。而林道静脱胎换骨的成长,也不过是知识女性一相情愿的自我确认,并没有通过主导意识形态的验收。所以,当小说由作者自己改编成电影时,她便非常自觉地将叙事终止于林道静入党,暗示着根本不存在林道静进一步成长为党的事业领导核心的可能性(如小说所表现的那样)。银环和焦淑红最终不过成长为杨晓冬、萧长春生活上的照顾者、工作上的助手罢了。她们既接受“象征之父”的秩序与法的规训,却又永远进入不了这个秩序,永远在秩序的边缘游走……

  这正是“讲述话语的年代”知识分子处境的绝妙的象征。籍此,公共政治与性别政治之间达成了共谋。性别权力秩序在政治权力秩序中找到新的依存点,而政治权力秩序在性别权力秩序中则找到完满的表述形态,借助性别政治这一最古老、最常识化、最自然化的权力机制,主导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的监控和规训获得最广泛同时又最不容置疑的认同。“改造+恋爱”叙事模式无疑为“知识分子改造”这场1950-1970年代最重要的的意识形态运作提供了极其有效的符号资源。毋庸讳言,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得力于它在社会无意识领域中的性别化运作。

  二 完满与裂隙

  文学文本作为一种内部的文本,其意义来自它与外部文本即社会文本之间的“文本间性”。“改造+恋爱”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结构与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的女知青嫁男农民的现象实际上构成一种意味深长的“互文性”。女知青嫁给男农民一直被作为知识青年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的典范广为宣讲、提倡,甚至被提到缩小三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的高度。这二十多年间依次出现王培珍、邢燕子、张国清、白启娴等以婚姻的形式与农民相结合的轰动全国的女知青的典型。此外,各地都还有自己地方性的典型。吊诡的是,这一时期几乎不见有关男知青娶女农民的宣传提倡。据资料统计女知青嫁男农民的人数达到数十万人,大大超过男知青娶女农民的人数。[3] (p149-161) “女知青嫁男农民”现象,在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与此同时,在这场性别化的政治运作中,对知识女性的性的重新配置不仅仅提供了象征资源,它同时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贫困农村廉价的婚姻资源。民族国家取代家族、血缘之父获得对女性的性资源的控制与支配的合法地位。这也一直是中国现代性的重要面向。

  另一个与“改造+恋爱”象征结构形成“互文性”的是这一时期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的革命干部嫌弃自己工农出身的妻子,喜欢城里女学生的现象。这一时期重要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在悬崖上》、《在茫茫的草原上》、《铁水奔流》、《乘风破浪》以及轰动一时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①无不涉及到革命男性的变心。当然,叙事也无不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模式来彰显意识形态规训的力量,可我们还是捕捉到了叙事背后的信息: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为革命主体/实体(男性)提供巨大滋养、抚慰(多半要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底层劳动妇女,在革命胜利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剥蚀尽其往日被披盖上的诗意与神性外衣,露出其粗俗的庐山真面目。于是,革命男性的情感倾向纷纷转向优雅、美丽的知识女性。这种情感转向无疑被认为对革命共同体极具危害性而遭致压抑、否定,但却以潜隐的方式在“改造+恋爱”爱情模式中获得堂而皇的意识形态合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