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红水河稻作文化

时间:2009-8-8 16:49:15  来源:不详
料表明在石磨盘和石磨棒还十分盛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后阶段,石杵就出现了”。(2)在华南珠江流域,古代粒状食物主要是稻谷。小米(粟)的原产地不在华南,至今华南仍很少种植。小麦是唐代才传人华南的,高粱、玉米的传人更是后来的事情。因此,学者普遍认为,华南珠江流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杵、石磨棒和石球等,是远古人类加工稻谷用于脱粒和脱壳的重要工具,它们是伴随着稻作农业的出现而出现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红水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石斧、石锛、石铲、石杵、石磨棒、砺石、石夯、石球、石纺轮、石锤、石制刮削器等大批石器。许多石器加工精细,如一些双肩石斧、石锛大多用深灰色的砾石磨制而成,有些磨成斜刃;石铲有的加工比较精细,有的仅作刃部加工。陶器是人类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创造。“从民族学资料来看,在陶器出现之前,人们煮食往往是用动物的胃作为容器,或采用石烹法,即在木器内盛水和食物,然后不断地往水中投掷烧热的石块(一般称作烧石),将水煮沸。而比这更早的时期,人们只能用烧烤作为熟食的方法”门’。唯有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农业,粮食成了人们的主食以后,“制陶技术才真正发展起来,相传‘神农耕而作陶’,正反映了农业和制陶的关系”(4)。陶器的出现是农业出现和人类开始过上定居生活的重要标志。红水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基本相同,说明新石器时代红水河流域的古人类已学会制造陶器,并从事稻作农业和开始定居生活。

 

    第三,红水河流域包括稻作农业在内的原始文化的创造者,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原始居民。红水河流域原始文化从距今5—6万年前来宾麒麟山人文化遗存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忻城三堆大石铲文化遗存,一直都连续不断地发展着,没有中断。一般来说,制陶、农业、驯养业是定居生活的基本要素。如上所述,从考古发现看,红水河流域的人类很早就学会制陶,并从事稻作农业,过上了定居生活,成为这一流域的原始居民。定居是使氏族向部落转化的重要条件之一。部落的发展,就形成了以后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土著民族。根据考古学、民族学资料分析,壮族是红水河流域的土著民族,也是该流域史前人类的传承者;(1)红水河流域的柳江人、麒麟山人均属智人阶段,根据体质人类学测定,他们与现代壮族有传承关系。(5)(2)现在红水河流域的地名中以含“那”、“板”、“都”等为最多,这些都是壮语地名,说明壮族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他们是从史前文化发展而来的。(3)壮族主要从事稻作农业,该地区史前古人类也是以稻作农业为主,这点从前述出土的生产工具可以证明,他们之间的承袭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三、“那”:红水河流域稻作文明的历史印记

 

    田是稻作农业劳动的主要对象,也是稻作农业基本的条件。“田”在壮泰语中称为“那”,或者说,“那”是壮泰语“田”的汉字记音,有时也记作“纳”,并且被广泛地嵌入地名,我们称之为“那”字地名。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东起我国的珠江口,西到缅甸西南部,南起泰国南部、越南中部、老挝和我国的海南省。北到我国的贵州省中部,这一个广大的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那”字地名。而区域范围较小、在地图上未能标出的“那”字地名,更难计其数。壮侗语民族以稻作为主,他们居住的地方往往与稻田连在一起,而且生活也与稻田息息相关,因而他们聚居的村落(一般称为“板”、“曼”、“班”)常以他们俗称的各类田命名。这种以“田”字命名的地名的主要特点是:以各类田的俗称作为标志,采用“类名加专名”的办法,构成以“那”起头的“齐头式”地名。红水河流域大量分布着冠“那”(纳)字的地名,从地图上看,巴马瑶族自治县有那桃、那社、那弄、那门、那敏、那坝、那朝、那莫、那勒、那享、那浪、纳乐、纳标、纳盘、纳塘、纳克、纳怀、纳就、纳立、纳维;风山县有那兵、那爱、那拉:那烘、.那老、那乐、那英、那王、那东;天峨县有纳直、那里、纳特、纳碍、纳合、纳洲、纳沙、纳赖;南丹县有那地、纳定、纳老、纳弄、纳塘、拉纳、纳庄、纳包沟、纳沙、那茶、纳羊、纳巴、纳腰、纳造、纳奎、纳瓜、纳劳、纳更、纳母;马山县有塘那、排纳、那细、那敏、上那龙、新那兴、那楼、那仙、那烟、那乐、那达、那鸡、那荷、那卜;大化瑶族自治县有那浪、那定、那色;都安瑶族自治县有弄纳、那共、纳维、那作、那伍下、那墨、那造、那盘、那麻、那料、那图、那浩、那甘、那烈、那燕、西纳、纳兴、那瓦、纳上、纳坝、纳坡;忻城县有那满、那北、上六纳、那卧;来宾县有那垒、小那角、大那赖、那谷;武宜县有江那,等等。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地理实体、居民聚落和地域区划所取的名称,是特定的语言符号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又有着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T·Grimm说:“关于各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6)根据语言发生学原理,事物的名称是随着这一事物的出现而出现的。“那”字地名的出现,是与稻作农业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是稻作文明出现的历史印记,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壮族稻作农业文化的本来面目。这种以“那”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那”文化。“那”文化即稻作文化,是华南——珠江流域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它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布洛陀神话和《麽经布洛陀》中的稻作文化

 

    红水河流域广泛流传着布洛陀神话和壮族麽教经文<麽经布洛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

    布洛陀神话是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搜集到的,到70年代才陆续整理发表,直到1991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整理出版<布洛陀经诗译注》一书,它才以比较完整的形式出现。布洛陀神话和《麽经布洛陀》主要流传于红水河流域及其上游南、北盘江流域,左江流域,右江流域及其上游驮娘江、西洋江流域,红河上游盘龙江和普梅河流域。主要涉及壮族、布依族、水族等壮侗语民族。

 

    1.布洛陀神话与稻作农业

 

    20世纪60年代初搜集到的布洛陀神话,以《保洛陀》为题发表。(7)其大意是:古时候天地分成三界,天上面叫上界,地面上叫做中界,地下面叫做下界,上界由雷王管理,中界由保洛陀管理,下界由龙王管理。中界的保洛陀很聪明,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人人都敬佩他,归顺他,称他为“通天晓”,推举他为头人。他一生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1)造房子。人和鸟兽本来都住在树林里,因为孩子们经常打烂鸟蛋,捏死小鸟,保洛陀就叫人搬到平地去住,但没有大树挡阴,日晒雨淋,保洛陀便教大家造房子,做棕衣,用来遮风避雨挡阴.(2)种五谷.大家住在平地,每天要到树林里采摘果子,往返很远,经常挨饿。于是保洛陀又教人们用火烧死树木.拔除杂草,捡光石子,开辟畲地,播种五谷杂粮,又移植果树。这样人们学会造田地种五谷,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3)养家畜。牛、马、狗、猪原来住在树林里,因受不了老虎、狮子的气,来找保洛陀要地方住,保洛陀叫他们跟人住,并安排牛耕田,狗守门,马驮人,猪驮粪。(4)制万物。人和鸟兽本来可以通话,因鸟兽经常吃五谷,还和人们争吵,保洛陀便令鸟讲鸟话,兽讲兽话,人是中界万物的主人,鸟兽都由人管理;草木本来能飞能走,但乱冲乱撞,撞翻蒸笼;保洛陀教布伯夫妇劈柴纺线,但劈柴的斧头碰着天,被上界的人骂,打桩纺线凿穿了地皮,被下界人骂。于是保洛陀便叫上界的人把天升高,叫下界的人把地加厚。(5)求雨求火。天升高地加厚之后,三界的人讲话彼此都听不到,中界人用火都不方便,保洛陀便教人们采用烧烟点红蜡和敲锣打鼓的办法,求天下雨,求地生火。

 

  20世纪肋年代搜集到的《布碌陀》(8)神话,内容比前者更丰富,特别是与稻作农业有关的内容,如造谷物、造牛、教打鱼、开红水河等等。关于造谷物,大意是:世界发大洪水,淹没了谷种,只有案州这个地方还有谷种,布碌陀派斑鸠、山鸡从天空飞去取,派老鼠从海里游去取,它们到案州后吃光了谷种再也不返回。布碌陀亲自骑蛟龙去到案州令斑鸠、山鸡和老鼠吐出谷种,他取回七八颗谷种培育。直到颗颗像柚子般大,就把谷种敲碎撒播各地,这样各地的稻田都长出稻谷。关于造牛,大意是:布碌陀用黄泥捏黄牛身,用黑泥捏水牛身,用枫木做牛脚,奶果做牛乳房,弯木做牛头,蕉叶杆做肠,风化石做肝,红泥做肉,葵叶做耳朵,千层树皮做牛角,苏木泡水做血。安装好后,用嫩草来喂,泥牛成了活牛,就帮人犁耙田地,等等。

 

  关于“布洛陀”三字,壮族民间手抄本《麽经布洛陀》中常用“公甫洛陀”、“公甫碌陀”、“公甫渌陀”、“洛陀公公”等,20世纪肋年代初搜集整理出版的资料中,开始用“布洛陀”,以后在出版物上也多用“布洛陀”三字。其中“公甫”(布)读bou5,在壮语中指地位较高的祖公。布洛陀[pu5lo4to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