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
最新热门    
 
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下)

时间:2009-8-8 16:50:11  来源:不详
39、

天地间只此灵窍,在造化统体而言,谓之鬼神;在人身而言,谓之良知。惟是灵窍至微不可见,至着不可掩,使此心精凝纯固,常如对越神明之时,则真机活泼,上下昭格,何可掩得?若一念厌斁,则怳忽散漫矣。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1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条。

40、

戒惧即是良知,觉得多此戒惧,只是工夫生。久则本体工夫自能相忘,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亦只一熟耳。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2条。

41、

思虑是人心生机,无一息可停。但此心主宰常定,思虑所发,自有条理。造化只是主宰常定,故四时日月往来,自不纷乱。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3条。

42、

充塞天地间只有此知。天只此知之虚明,地只此知之凝聚,鬼神只此知之妙用,四时日月只此知之流行,人与万物只此知之合散,而人只此知之精粹也。此知运行万古有定体,故曰太极;原无声臭可及,故曰无极。太极之运无迹,而阴阳之行有渐,故自一生二,生四,生八,以至庶物露生,及其万而无穷焉。是顺其往而数之,故曰数往者顺。自万物推本太极,以至于无极,逆其所从来而知之,故曰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盖示人以无声无臭之源也。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4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4条。

43、

告子言性无善无不善,与孟子言性善,亦不甚远。告子之先见定一个性体,原来不动,有动处只在物感上,彼长我长,彼白我白,随手应去,不失其便宜便了,于吾性体,澹然无所关涉。自谓既不失内,又不失外,已是圣门全体之学。殊不知先着性体之见,将心与言气分作三路,遂成内外二截,微显两用,而于一切应感俱入无情,非徒无益,反凿其源矣。孟子工夫,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念念精意,使动必以义,无歉于心,自然俯仰无亏,充塞无间,是之谓浩然之气。告子见性在内,一切无动于外,取效若速,是以见为主,终非不东之根。孟子集义之久,而后行无不得,取效若迟,乃直从原不动处用功,不求不动,而自无不动矣。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5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5条。

44、

圣人于纷纭交错之中,而指其不动之真体,良知是也。是知也,虽万感纷纭而是非不昧,虽众欲交错而清明在躬。至变而无方,至神而无迹者,良知之体也。太虚之中,无物不有,而无一物之住,其有住则为太虚之碍矣。人心感应,无时不有,而无一时之住,其有住则为太虚之碍矣故忿惕、好乐、恐惧、忧患一着于有,心即不得其正矣。故正心之功不在他求,只在诚意之中,体当本体明澈,止于至善而已矣。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7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6条。

45、

或问平旦之气。先生曰:汝试说看。曰:莫是不离好恶否?曰:除却好恶,更有甚心体?除却元亨利贞,更于何处觅太极?今人认平旦之气,只认得虚明光景,所以无下手处。认得时,种种皆实际矣。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8条为:“除却好恶,更有甚心体?除却元亨利贞,更于何处觅太极?平旦之气,好恶与人相近,此便是良心未泯。然其端甚微,故谓之几希。今人认平旦之气,只认虚明光景,所以无用功处。认得时,种种皆实际矣。”

5、《证心录》第3条。

6、《钱绪山遗文抄》第7条。同《明儒学案》第8条。

46、

春夏秋冬,在天道者无一刻停,喜怒哀乐,在人心亦无一时息。千感万应,莫知端倪,此体寂然,未尝染着于物,虽曰发而实无所发也。所以既谓之中,又谓之和,实非有两截事。致中和工夫,全在慎独,所谓隐微显见,已是指出中和本体,故慎独即是致中和。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9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8条。

47、

问:“戒惧之功,不能无有事无事之分。”曰:“知得良知是一个头脑,虽在千百人中,工夫只在一念微处;虽独居冥坐,工夫亦只在一念微处。”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12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9条。(以学案为据,而学案中那些宗旨、宗传中有的,皆不录)

48、

真性流行,莫非自然,稍一起意,即如太虚中忽作云翳。此不起意之教,不为不尽,但质美者习累未深,一与指示,全体廓然;习累既深之人,不指诚意实功,而一切禁其起意,是又使人以意见承也。久假不归,即认意见作本体,欲根窃发,复以意见尽之,终日兀兀守此虚见,而与人情物理常若有二,将流行活泼之真机,反养成一种不伶不俐之心也。慈湖欲人领悟太速,遂将洗心、正心、惩忿、窒欲等语,俱谓非圣人之言,是特以宗庙百官为到家人指说,而不知在道之人尚涉程途也。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13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0条。

49、

去恶必穷其根,为善不居其有,格物之则也。然非究极本体、止于至善之学也。善恶之机,纵其生灭相寻于无穷,是藏其根而恶其蒙蘖之生,浊其源而辨其末流之清也。是以知善知恶为知之极,而不知良知之体本无善恶也。有为、有去之为功,而不知究极本体、施功于无为,乃真功也。正念无念,正念之念,本体常寂,才涉私邪,憧憧纷扰矣。

注:1、《王门宗旨》第13条中有“正念之念,本体常寂,才涉私邪,憧憧纷扰矣”句,参见前文第13条。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14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1条。

50、

问:“胸中扰扰,必猛加澄定,方得渐清。”曰:“此是见上转。有事时,此知着在事上,事过,此知又着在虚上。动静二见,不得成片。若透得此心彻底无欲,虽终日应酬百务,本体上如何加得一毫?事了即休,一过无迹,本体上又如何减得一毫?”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15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2条。

51、

问:“致知存乎心悟?”曰:“灵通妙觉,不离于人伦日用之中,在人实体而得之耳,是之谓心悟。世之学者,谓斯道神奇秘密,藏机隐窍,使人渺茫怳惚,无入头处,固非真性之悟。若一闻良知,遂影响承受,不思极深研几,以究透真体,是又得为心悟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