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
最新热门    
 
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下)

时间:2009-8-8 16:50:11  来源:不详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16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3条。

52、

先师在越,甘泉官留都,移书辩正良知天理同异。先师不答,曰:“此需合并数月,无意中因事指发,必有沛然融释耳。若恃笔札,徒起争端。”先师起征思、田,殁于南安,终不得对语以究大同之旨,此亦千古遗恨也。予于戊申年冬,乞先君墓铭,往见公于增城。公曰:“良知不由学虑而能,天然自有之知也。今游先生之门者,皆曰良知无事学虑,任其意志而为之。其知已入于不良,莫之觉矣,犹可谓之良知乎?所谓致知者,推极本然之知,功至密也。今游先生之门者,乃云只依良知,无非至道,而致知之功,全不言及,至有纵情恣肆,尚自信为良知者。立教本旨,果如是乎?”予起而谢曰:“公之教是也。”公请予言,予曰:“公勿助勿忘之训,可谓苦心。”曰:“云何苦心?”曰:“道体自然,无容强索,今欲矜持操执以求必得,则本体之上无容有加,加此一念,病于助矣。然欲全体放下,若见自然,久之则又疑于忘焉。今之工夫,既不助又不忘,常见此体参前倚衡,活泼呈露,此正天然自得之机也。盖欲揭此体以示人,诚难着辞,故曰苦心。”公乃矍然顾予曰:“吾子相别十年,犹如常聚一堂。”予又曰:“昔先师别公诗有‘无欲见真体,忘助皆非功’之句,当时疑之,助可言功,忘亦可言功乎?及求见此体不得,注目所视,倾耳所听,心心相接,不胜束缚。或时少舒,反觉视明听聪,中无挂碍,乃疑忘可以得道。及久之,散漫无归,渐沦于不知矣。是助固非功,忘亦非功也。始知只一无欲真体,乃见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活泼泼地,非真无欲,何以臻此?”公慨然谓诸友曰:“我辈朋友,谁肯究心及此。”蒋道林示《时习讲义》,公曰:“后世学问,不在性情上求,终身劳苦,不知所学何事。比如作一诗,只见性情不见诗,是为好诗;作一文字,只见性情不见文字,是为好文字。若不是性情上学,疲神瘁思,终身无得,安能悦乐?又安得无愠?”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0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4条。

53、

人有一道心,天命流行,不动纤毫声臭,是之谓微。才动声臭,便杂以人矣。然其中有多少不安处,故曰危。人要为恶,只可言自欺,良知本来无恶。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1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5条。

54、

昔者吾师之立教也,揭诚意为《大学》之要,指致知格物为诚意之功,门弟子闻言之下,皆得入门用力之地,用功勤者,究极此知之体,使天则流行,纤翳无作,千感万应,而真体常寂,此诚意之极也。故诚意之功,自初学用之即得入手,自圣人用之精意无尽。吾师既殁,吾党病学者善恶之机生灭不已,乃于本体提揭过重,闻者遂谓诚意不足以尽道,必先有悟而意自不生;格物非所以言功,必先归寂而物自化。遂相与虚忆以求悟,而不切乎民彝物则之常。执体以求寂,而无有乎圆神活泼之机。希高凌节,影响谬戾,而吾师平易切实之旨,壅而弗宣。师云:“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是止至善也者,未尝离诚意而得也。言止则不必言寂,是止至善也者,未尝离诚意而得也。言止则不必言寂,而寂在其中;言至善则不必言悟,而悟在其中。然皆必本于诚意焉。何也?盖心无体,心之上不可以言功也。应感起物而好恶形焉,于是乎有精察克治之功。诚意之功极,则体自寂而应自顺。初学以至成德,彻始彻终无二功也。是故不事诚意而求寂与悟,是不入门而思见宗庙百官也;知寂与悟而不示人以诚意之功,是欲人见宗庙百官而闭之门也,皆非融释于道者也。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3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6条。

55、

至纯而无杂者,性之本体也。兢兢恐恐有事勿忘者,复性之功也;怳见本体而不加有事之功焉,虚狂之见也。故有事非功也,性之不容自已也;活泼非见也,性之不加一物也。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4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7条。

56、

心之本体,纯粹无杂,至善也。良知者,至善之着察也。良知即至善也。心无体,以知为体,无知即无心也。知无体,以感应之是非为体,无是非即无知也。意也者,以言乎其感应也;物也者,以言乎其感应之事也,而知则主宰乎事物是非之则也。意有动静,此知之体不因意之动静有明暗也;物有去来,此知之体不因物之去来为有无也。性体流行,自然无息,通昼夜之道而知也。心之神明,本无方体,欲放则放,欲止则止。放可能也,止亦可能也,然皆非本体之自然也。何也?意见使之也。君子之学,必事于无欲,无欲则不必言止而心不动。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5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8条。

57、

勿求诸已放之心,求诸心之未放焉而已。夫心之体,性也,性不可离,又恶得而放也?放之云者,驰于物焉已尔。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第26条。

5、《证心录》无。

6、《钱绪山遗文抄》第19条。

58、

吾辈汨没于声利之场,沉溺于世味之好,皆缘不觉,故做主不起,所以不能超出尘寰也。然不可认一般半点为觉,亦不可以意兴见解为觉,必心体停当,去处不犯纤毫手段,乃为真觉耳。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无。

5、《证心录》第2条。

6、《钱绪山遗文抄》无。

59、

学问未透真悟,不免以意见相承。意见即真性之障。真性上元无欲根可住,元无拟议可精。真性流行,无欲非理,无义不拟。但非精义无间、尽脱欲根者,又未可以语言虚见承接。

注:1、《王门宗旨》无。

2、《圣学宗传》无。

3、《理学宗传》无。

4、《明儒学案》无。

5、《证心录》第4条。

6、《钱绪山遗文抄》无。

60、

或问操则存。曰:“汝试说‘出入无时’是说心还是说放心。”曰:“是说心。”曰:“只一操字,几千百年说不明。今既识得出入无时是心,操之之功,始有下落矣。夫所谓操者,操练操习之操,非把持执定之谓也。心之真体,元来变动活泼,岂容执定?人能操习此心,或顺或逆,或横或纵,随其所为,时时还他活泼之体,不为世故物欲所滞碍,此便是操心之发(当为“法”)。譬之操舟,良知即是舵柄。善操者得此舵柄入手,随波上下,顺逆纵横,无往不济。若执定舵柄,无有变通,舟便不活。此心通达万变而昭昭灵灵,原未尝发,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既无出入,何方所之有?如明珠走盘,终日圆转,不离于盘。此正指出心之真头面示人,以为操心者之法,非真以入为存、出为亡也。

注:1、《王门宗旨》第25条意思与此条相同。

2、《圣学宗传》第15条意思与此条相同。

3、《理学宗传》第6条意思与此条相同。

4、《明儒学案》无。

5、《证心录》第5条。

6、《钱绪山遗文抄》第39条意思与此相同。

绪山语录统计表

 

《王门宗旨》

《圣学宗传》

《理学宗传》

《明儒学案》

《证心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