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你所不知道的悲伤
刚强不阿 理性抗争——…
浅析《苔丝》与《呼啸山…
试论《水浒传》的悲剧历…
《水浒传》女性的悲哀
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英雄的悲剧 悲剧的英雄…
论《三国演义》中“义”…
论《三国演义》仁政思想…
异曲同工哀婉的悲歌
最新热门    
 
哭泣的悲情文化分析

时间:2009-8-8 16:50:59  来源:不详
我们会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羞耻感,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性格上会变得非常僵化,无理的刚愎、顽固,或者冷酷、无情、残酷,或者成为一个木讷的生物体。其结果可能造成我们心理上的矛盾,甚至形成精神上的崩溃。 
    在该哭泣的时候想到哭泣,在想到哭泣的时候随心所欲地哭泣!不要说什么:"我已经不会哭泣了。"哭泣的权利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即使你已经多年没有哭泣了。 我们知道,哭泣多是个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犹太人却把哭泣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悲情方式,我是指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的哭墙也称西墙,是犹太人的圣迹。它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墙长48米,高约19米,由12层大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未使用胶泥,但墙体异常坚固。
    公元前10世纪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曾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又称所罗门圣殿。这个圣殿的建筑及其所有装饰宏伟彤庭,金壁玉堂,仙仗宝座,华丽生辉。整个圣殿分为内外两殿,门厅为礼拜场所,外殿为圣所。殿门外走廊前还放置一个铜铸的大祭坛。殿院宽阔,院中有一个带台阶的大祭坛,为了祭司净身方便,也放置了一个称作铜海的大铜盆。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经常车马载道,门庭若市,因而这里成为当时犹太人宗教、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 后来,圣殿几经摧毁和重修,公元135年被彻底毁于罗马人之手,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
    此后千百年来,分散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境遇悲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因此,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寄托其对故国之哀思,这就是"哭墙"之名来历。如今每天都有人来此面壁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 人们常把宗教 识为一种模糊的、非现实的东西,但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模糊和非现实的宗教真切地体现出来。
    犹太民族在哭墙前完成着一种压抑千年的倾诉,宗教的奥义和民族的精神由一堵墙而变得可触可摸,具体动人。其实在这里犹太人提出了一个所有民族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的生存的命题:怎样面对苦难?哭泣不是一种软弱,当野蛮不义丑恶还在大地留存的时候,这个哭墙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它让活着的人追问,苦难是否还会继续,眼泪是否还会流淌,于是哭墙就是一种昭示,它唤起人的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怎样使苦难不再赓延,使哭泣和眼泪远离人们?
    哭墙是历史的一个阴影,它撕碎了许多所谓的正义和崇高带来的美好承诺,历史上许多打着崇高幌子的政客或者邪教,强奸人们的意志,鞭笞人们为了虚幻的理想而献身而流血流泪,而哭墙的意义就在于它提醒人们,我们生存的基础不是对未来的虚幻的美好的承诺,恰恰是记忆中的悲哀和苦难,是哭泣和眼泪,在此基础上的生存和拯救才有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他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5)
    人类的苦难是人类的一种耻辱,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曾有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面对着曾经的苦难,活着的人应该是歉疚的,阿多尔诺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他没有在纳粹集中营中生活,但他仍然感到: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还有理由让自己活下去?在奥斯维辛之后活下去,已多少使冷漠成为一种主题性原则,所以怀疑意识作为对野蛮经验的反应,也就有了正当性。但是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人们对荒诞年代本应挖掘反思下去,某领导不知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还是别的,说了句"哭哭啼啼没出息",于是可用台湾诗人洛夫的那句诗形容"我是历史中流浪了许久的那滴泪,老找不着一张脸庞来安置",对苦难的描写和反思的浅薄和欠缺使我们民族成了一个无根的飘蓬,轻飘、失重,所以我们必须写一部真正的民族的哭泣史,民族的流泪史,我们不要谎言和雪月风花,让文字为苦难和悲哀留照,让后代在苦难中看到前人的蠢行,并要告诉人们,忘记流泪的历史,流泪还会重新莅临人间,要告诉人们流泪的事情远没有结束,忘记哭泣只是人们的一相情愿,所以《许三观卖血记》所描写的苦难的存在:血与泪,悲哀与哭泣就是一个独异的存在,他让我们体味了某些警世的意味。对苦难的避重就轻的描写,对哭泣保持沉默,没有大境界,大哀痛的文字,当代文学史上许多的作家对时代应该是有愧的。鲁迅说"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 人的种族,祸哉祸哉"无疑,余华是这里面的少数清醒者。余华曾谈到《许三观卖血记》的灵感来自一个老人的哭泣,这一点不可忽视,就象民族的某些苦难与哭泣的遗传密码在这时,一下点燃了余华的记忆。
    余华说∶"我写《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的灵感是来源于一个偶然的事情。有一次,我在王府井大街走路,忽然碰见了一个老人泪流满面,他是如此的伤心,好像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也无法倾诉一样。这个形象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后来,我觉得用卖血这一行为来换取他的生存也许能够符合他的逻辑。这种意念的产生与我对生命主题的感受是有关的。" 
    这是他和毛丹青在网上的对话,一个老人为何哭泣折磨着余华,其实再远一点,他对这个问题有过清晰的表达,在他尚未写作《许三观卖血记》时的1992年5月,他曾写下一篇文章《结束》,余华说"有一天,我和陈虹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行走时,一幕突然而至的情形令我们惊愕。在人流如潮噪声四起的街道上,一位衣着整洁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迎面走来。他如此坦率地表达自己的不幸,并将自己的不幸置于拥有盲目激情的人流之中,显得触目惊心。
    "一直以来。陈虹一回想起这一幕,就会神情激动。她总是一次次地提醒我注意这些,不要轻易忘记。确实,这样的情形所揭示的悲哀总是震动着我们。我们相对而坐,欲说无语。在沉默的深处,反复回想那个神情凄楚的老人,在他生命最后的旅程里,他终于直露地表达了我们共同的尴尬。在他身旁那些若无其事获得暂时满足的人,他们难道没有在风中哭泣过?悲哀也会象日出一样常常来袭击他们。于是在我们回想中所看到的人流,已经丧失了鲜艳的色彩,他们犹如一堆堆暗淡的杂草,在空虚的天空下不知所措。他们当初的笑容,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遗忘的保护,忘记自己的不幸,就意味着没有遭受不幸。终于有一天,一劳永逸的遗忘就会来到,这是自然赐予我们唯一的礼物。一切的结束,就是一切的遗忘。"(6)余华在这里直接提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苦难是多么易于忘却,哭泣是多么易于忘却,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上是欠亏的,李泽厚把中国文化定位于乐感文化,确实,我们的文化对苦难和哭泣有一种巨大的消解机制,我们的文化自古多的是逍遥、闲适,无是非,无可无不可,在这里面正义被搁置,血泪被放逐,哭声被隐匿,"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中国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苦难中,但缺少真诚面对的勇气,想一想俄罗斯,在苦难过后或者就在苦难尚未结束之时,他们贡献了《日瓦戈医生》、《古拉格群岛》等一大批描写苦难的伟大作品,而我们的很多知青作家却一再坚持"我不忏悔",是他们没有哭泣过?是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朋友没有历经过磨难?为什么哭泣竟象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呢?说穿了我们民族缺乏揭过去伤疤映照今天生活的勇气,这是一个健忘的民族,这是一个缺少忏悔和心灵懦弱的民族,但是我们必须学习记住苦难和曾经的哭泣,学会敢于直面历史的黑洞和深渊,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记住不幸和不义,作家应以龚自珍所写的"著书只为稻梁谋"为耻辱。
    余华的童年是在医院度过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他接触血和泪是一种家常,他在《医院里的童年》写到他家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我几乎是在哭泣声中成长。那些因病去世的人,在他们的身体被火化之前,都会在我窗户对面的太平间里睡一晚,就象漫漫旅途中的客栈。太平间以无声的姿态接待了那些由生向死的匆匆过客,而死者亲属的哭叫声只有他们自己可以听到。当然我也听到了。我在无数个夜晚里突然醒来,聆听那些失去亲人以后的悲痛之声。居住在医院宿舍的那十年里。可以说我听到了这个世界最为丰富的哭声,什么样的声音都有,到后来让我感到那已经不是哭声,尤其是黎明来临时,哭泣者的声音显得漫长持久,而且感动人心。我觉得哭声里充满了难以言传的亲切,是那种疼痛无比的亲切。有 一段时间,我曾经认为这是世界上最为动人的歌谣。"(7)这里的哭象一种仪式,亲人死去了,悲痛是自然的,然而长歌当哭,这就象余华说的"动人的歌谣",人们把哭泣当成一种诉说,以及对过往事实的追忆和对亲人的怀念,这象陷入了一个尴尬的悖论,哭诉变成了带有表演性质的东西,我们在宝玉哭灵中能体验到这种深刻的哀痛。在农村,一个老人过世,他或她的女儿在出殡时的哭泣,就是一篇老人的简单的生平或是大事记,把老人的事迹通过哭泣展示出来,哭泣的腔调哀转九结,令听的人动容洒泪。


    在上面的论述时,其实已经包含了我对《许三观卖血记》的哭泣和眼泪的感受分析,但我们还有必要从本文的具体处来考察。
    《许三观卖血记》首先给人们的当然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中国人的苦难的卖血故事。这些人生活的十分卑微真实素朴和沉重,他们的日子琐碎而重复单调,重负象梦魇一样缠绕着他们,另他们摆脱不得抗拒不得。许三观的经历就是卖血,血成了一种商品,卖血成为人们生存下去的手段和自然的行为,生活象一只牛虻苍蝇吸吮着许三观的血,这里面有有一个十分残酷的前提,许三观不卖血,他就存活不下去,或者更加的困难。在金钱交换的过程中,残酷的生活被淡化了,苦难象血加上了水变得绯红,但生活这个虽然变化了的狰狞的兽性并没有减少。
    许三观在老家随村里的根龙、阿方卖了血才用挣来的钱吃了炒猪肝喝了温了的二两黄酒,并用卖血的钱娶到了他想要的女人许玉兰,在饥荒的年代为了全家吃一碗面条他卖血,为让在乡下插队的儿子回城讨好队长,为了救一乐的命他从县城一路卖血到上海-----许三观究竟卖过多少血,他自己或许都记不起来,在许三观卖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眼泪和哭泣,当一乐打了方木匠的儿子在医院欠了医药费,让人家把家里的东西拉走抵债时,先是许玉兰双手捂住脸呜呜地哭,"许三观看着他和许玉兰十年积累起来的这个家,大部分被放上了那辆板车,然后摇摇晃晃、互相碰撞着向巷子口而去。当板车在巷子口一拐弯消失后,许三观的眼泪也哗哗地下来了,他弯下腰坐到了许玉兰身旁,和许玉兰一起坐在门槛上,一起呜呜地哭起来了。"(8)
    哭泣,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更作为一种肉身的存在,要做具体的分析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只能就《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部分分析。
 &nb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