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国摄协:所谓“共同创…
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
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
调查显示:日本年轻一代…
中国电影2009:迎来黄金…
输出邓小平著作版权者:…
女作家阎延文:中国作协…
草根学者在美发论文:中…
彭学明:中国作家任人宰…
中国版权工作整体进入新…
最新热门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

时间:2010-1-19 11:24:46  来源:不详

  摘要 本文追溯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分析了传统色彩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根源,并从民族性和国际性两方面,阐释了传统色彩文化对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 传统色彩文化 企业形象设计 启示
  
  在中国色彩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色彩的形成与发展是和一定的思想观念相联系的,这就是五行学说。以五行学说为根本,产生了极具民族特性的五行色彩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并对中国文化、服饰、绘画、宗教以及诸多方面的色彩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西周时期,各种宗教和原始的哲学思想发展兴盛。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就是五行说。所谓五行就是将宇宙万物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为支配宇宙的自然力。而五行说是指这五种元素的盛衰循环使宇宙得以发展变化的思想。五行学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被人们不断的扩展和完善,不久,从五行的五种元素中,便衍生出了五种色彩,这便是青、赤、黄、白、黑。木青、火赤、土黄、金白、水黑,这就构成了中国最为古老的颜色搭配。于是在周代形成的冕服制度中,就有了“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将青赤黄白黑五种特定的主色构成的服装分别用于相应的着装中,当时的统治阶级就是使用这样的色彩装饰来象征他们的等级制度的。
  春秋时期,五行与五色学说又有了新的发展。将五色与方位结合在一起,称为“五色观”。在《周礼·东官画缋》中有:“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黄。”之后,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五时(冬、夏、春、秋、长夏)、五性(智、礼、仁、义、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等学说,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五行与五色思想。
  战国时期,五行和五色的学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以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为代表,这个学说主要是将朝代与五行、五色联系起来。其中每种德有一种颜色作为它的象征:黄帝时代为土德以黄色为代表;夏代为木德以青色为代表;商代为金德以白色为代表;周代为火德以赤色为代表;秦代为水德以黑色为代表。每个朝代都受到一种德的支配,这五德之间循环交替,总被其中一德支配、制约。在先秦时期,五行、五德学说深入延续便有了以“相”为美的主流思想,所以色彩之和应建立在“阴阳之和”上的观点,成为儒家、道家美学上的共同认同。
  儒家的色彩理论总体上继承了周朝时期的五色理论,在此基础上又赋予了色彩更多的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儒家哲学在色彩理论上更加强化了等级制度,除了继续沿用五色为正色,又将其他色定为间色,并将它们作为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代表君臣主仆上下关系。
  道家的色彩观受道家思想的支配在色彩理论上也有所继承和创新。《淮南子·原道训》:“色者,自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在中国绘画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将绘画从一贯的重色彩到重水墨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将黑色推崇到了极致。老子说:“玄之义玄,众妙之门。”玄即是黑色,它包容了其它五种颜色,是一种色相最朴素但内容最丰富的颜色。
  秦汉时期,随着宗教与五行观念的不断发展,五方的认识转为五帝,即西是白帝,东是青帝,南是赤帝,北是黑帝,中央是黄帝。并确定了黄色是中央土的观点,突出了黄的地位,经隋唐至宋以后定黄为皇室专用色。从唐代开始。就有人沿用道家的思想有了“水墨如兼五彩”的认识,此后,宋代、元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