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内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 |
 |
时间:2010-8-14 12:05:32 来源:不详
|
|
|
摘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跨文化语用失误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对语用失误研究的积极意义,本文对近20年来语用失误的研究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国内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语用失误;文化;语用能力
0 引言 珍妮·托玛斯(Jenny Thomas)于1983年在其“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失误这一概念,这位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原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框架与其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一起为国内外的学者指明了方向。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戴伟栋、张红玲,2000)。学者们就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语用失误、语用失误的原因及语用失误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避免语用失误和提高语用能力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学者近20年来在跨文化语用失误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并谈谈笔者的看法。 1 语用失误的定义及分类 一般认为,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恰当、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来说,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何自然,1997:205;钱冠连,1997:223;张巨文,2000)。珍妮·托玛斯将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语用语言失误指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的语用失误”(张巨文,2000);“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何自然,1997:207)。 2 国内语用失误研究 在国内,黄次栋于1984年在其“语用学与语用错误”一文中首次提出了“语用错误”这一概念。他详细阐述了十种不同的语用错误并且指出,在语言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非言语语境和背景下的运用。他还建议有关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内容应该增加到大纲中并且教授给学生。自此,有关语用失误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学者对学习者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减少语用失误的方法。 继黄次栋之后,何自然、严庄(1986)对语用失误进行了量的研究,他们以托[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