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析中国文化对日本能乐的影响 |
 |
时间:2011-01-15 15:25:15 来源:不详
|
|
|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日本能乐;起源;发展;交流 论文摘要:中日文化有着非常深的渊源。日本的能乐是中国文化对日本音乐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从它的起源,还是发展演变都可以说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从古至今无论是在文化还是经济方面一直都在不断地影响着与之相邻的其他国家,当然同时也吸收了各国很多领域里优良的文化知识,从而不断充实自己。日本作为中国东部隔海相望的邻国,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开始了,两国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也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彼此互相影响,这是两国史籍所记载并且被各国历史学者在研究和探讨中不断阐明的。两国都有着各自灿烂的文化,并且都较为擅长吸取各国的优秀文化知识,当今仍然活跃在日本舞台上的能乐表演就是两国文化交流和传承古代文化的一个代表。 一何为能乐 能乐,在日语里意为“有情节的艺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就其广义而言,能乐包括“能”与“狂言”两项,两者经常同时同台演出,且一起发展起来、密不可分,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却是大相径庭。前者是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后者则是十分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其实能乐是一个出现非常晚的名称,从平安时代中叶(78a一118s)直至江户时代(1603 -1868),这种艺能一直被称为“猿乐”或者“猿乐之能”。而且,以日本南北朝为界,前期猿乐与后期猿乐面貌迥异,故现今日本学术界将前者称作“古猿乐”,而将后者称作“能乐”。 二中国文化在能乐艺术起源中的影响 关于能乐的起源,虽然在具体分析上存在着许多分歧,但能乐是“古代日本本土艺能与外来艺能之集大成”,可谓学术界的共识。许多文化样式都对能乐的形成,发展和定型起到过作用,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古代文化。 1.能乐产生前的文化背景。 在奈良、平安初期,(我国唐朝时期),大陆各国及朝鲜半岛的伎乐、舞乐、散乐陆续传人日本后,长期在宫廷演出。这样就使日本古代的艺术,以中国、朝鲜、林邑为媒介,和印度以及欧洲国家等早期一些表演形式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日本的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的水平,培养了很多艺术人才,甚至还保存了后来别国已经失传的宝贵艺术财富。在室盯时代,日本的表演艺术在我国宋代大曲和元代杂剧的影响下,产生出了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2.中国文化对能乐艺术诞生最直接的影响阶段。 日本于公元607年派出遣隋使、630年又开始派遣遣唐使,中国的音乐舞蹈也以此为契机,开始传人日本。藤原真敏(807-897年)作为遣唐使于83s年人唐都长安,随当时的琵琶博士廉承武学习琵琶。据说他后来携唐的琵琶归国,还带回了唐的乐谱,而且回国后一直保持教授琵琶之业,那么唐的音乐也无疑传人了日本音乐领域。当时中国大陆经由朝鲜半岛或直接流传到日本列岛的乐舞,主要有伎乐,舞乐与散乐。伎乐是指在露天[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