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正文
清绍兴府档案中的大通体
最新热门    
 
大通桥畔曾是明清两代重要的漕运码头(图)

时间:2010-1-14 11:19: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根,铺设楼板三层,以对应上面三层箭孔。

    1981~1983年,政府拨款重修角楼,根据不改变原状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民国年间修缮后的旧貌。并设立了保管所,筹备展览,现已对社会开放游览。

    多年来,不少人管这个城楼叫“东便门”,这是一个误解。其实东便门在角楼以东约200米处的外城上,建于明嘉靖年间,已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 


    大通桥畔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漕运码头之一

    这两张照片摄于东便门外的漕运码头,据说是一位名叫查尔德的德国摄影师拍摄的,具体年代可能是1875~1878年,距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了。

    两张照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北国水乡的美丽画卷,如果不是画图中的内城东南角楼和巍峨的北京城墙,我们还以为是苏州水城呢。

    漕运是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的官办经济活动,也是将富庶的南方田赋集中到首都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古代,水运是最低成本、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明清两代,南方的漕船北上,或走海路,或走运河,到达通州张家湾。或者在张家湾卸下漕粮,或继续沿通惠河西行,到东便门大通桥码头,甚至直抵朝阳门码头。在元、明两代和清前期,北运河、通惠河就是首都的生命线。

    上面照片中间的那座美丽的三孔石桥就是大通桥,又称“东便门桥”,此桥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时重建。桥边的码头,在明清两代是漕运的重要码头,大通桥也就成为漕粮从东便门进城的通道。

    桥下有一座闸门,俗称“头闸”,建于清康熙年间,其作用是控制通惠河上游的水位。据说小说《红楼梦》中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林黛玉就是在大通桥码头上岸的。

    码头停泊着十余艘平底大木船,这些船的大小、形制几乎完全相同,应该是官府的“剥船”(或称“驳船”)。太平天国以后,大运河淤塞,已不能行驶漕船,遂打造可在沿海运营的“沙船”、“夹板船”,或者租用招商局轮船走海路,从天津直沽入海河。然后换装能够在内河行驶的“剥船”经北运河、通惠河进京,这种船运方式又称之为“剥运”,就是“由大船换小船”的意思。

    清末的“剥船”归粮仓管辖、使用,各个粮仓根据附近河道的宽度和吃水情况,按照规定形制打造。在北京通惠河行驶的“剥船”长六丈、宽一丈二尺,可装载一百多石的粮食,它可以单独行驶,也可以连成一串,由拖船拖带航行。照片中那带篷的木船,可能就是拖船,拖船可以由漕夫用竹槁撑行,如遇到旱季水浅,或者雨季流急,就需要纤夫了。拖带几条几十吨重的剥船,在浅涩的河道中,逆流上行,纤夫、漕夫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了。

    道光五年以后,部分漕粮折合银两,随田赋上缴,减少运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粮赋全部改用机动船和铁路列车运输。这样,跨越元、明、清三朝,历时五百多年的漕运,逐渐淡出了历史。

    上面照片左侧的尖顶建筑,是官府粮仓,在清代叫“储济仓”,可能是临时转运站,那些“剥船”应该归储济仓管辖。

    上面照片的远方,可见外城东北角楼,下面照片中是内城东南角楼。两张照片都没有将东便门本身拍摄入画面,东便门是外城的城门,规模很小,也有一个不大的瓮城,正对着大通桥。

    东便门及大通桥附近的水系,是元明清三代城市水网的枢纽,它东连通惠河,向北是西护城河;向南是外城护城河;正西是前三门护城河。高梁河水从玉泉山到西直门后分成三路,到东便门又全部归入通惠河。北京城的生活污水和雨季的洪水,大部分通过这里经通惠河、北运河入海。

    由于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建设,北京的古城墙和城市水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面目全非。特别是从1965年开始,在地铁一号线的建设中,城墙被拆除,护城河河道被占用。与万宁桥、高梁桥、天桥齐名的东便门大通桥,也于1966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