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离奇的民国大案:袁世凯
顺治的爱情之花姗姗来迟
鸳鸯蝴蝶派的年代 儿女
被遗忘的民国代总统周自
记民国杭州体坛的两大盛
南唐李煜与小周后的悲喜
风流后主李煜的爱情生活
寒窑十八年守望铸就千古
民国报人俞颂华
民国初年的上色老照片
最新热门    
 
民国爱情:轰动旧上海的马处女自杀事件

时间:2009-10-20 11:01:56  来源::《新史学第一卷·感觉图像叙事》
基督教文化背景出发,将女性贞操上升到精神层面重新定义,消解了贞操与伦理的必然联系;她将建立在夫妻伦理关系基础上的性与忠诚称为“清白”,将“动过情的状况”称为“贞洁”:“贞洁只能与十分完满的恋爱合在一起可以向上发展……而且绝对的神圣是他的特性,因此也是他的要求。”这一思想在民国初年的妇女言论中产生了独特的效果,最通常的理解是将从前“贞操”在女性生命中的位置和价值置换为“恋爱”,例如邓颖超曾说过:“贞操与否,是系乎恋爱的有无,换一句话来说:‘有恋爱,便是贞操,也便是恋爱’。”这时对包办婚姻、无爱婚姻的谴责将从前“贞操”对女性的生理重要性置换成了“恋爱”,没有“爱”为保证,“贞操”是无效的,“必须恋爱才能结婚”已成人们眼中“新女性”的必要品性。

马振华先前曾拒绝过他人的提婚,很可能在她心中早已认同了恋爱的生理重要性,继而产生“放佚的恋爱行为”,努力成为“新人”,但严格说来她所遭遇的问题并非“贞操”,而是“童贞”,这时的女性言论很少对二者做语义上的区分,但在具体语境中,前者常常与经济上的赡养、人伦上的阴阳配合等世俗维度相勾连,后者却被含混地指向了“爱”的至上价值。

新思想旧道德的“新女子”

潜在的“童贞”逻辑使新旧之间的差异显得矛盾而暧昧。在《新女性》杂志随后的讨论中,人们对马汪二人恋爱的“形式”予以特别的关注,有人说“这种恋爱的方式,不是簇新而漂亮的现代式,是破旧而卑劣的古怪式”;两人的相识是“一剧后花园私订终身的把戏”;“马汪两人的发生关系以至寻死觅活,无非是受了旧来西厢记一类说部的影响,至多也不过是玉梨魂一类的小说在那里作怪,距离所谓现代的恋爱不知有几多的远”。

那么“簇新而漂亮的”、“现代的”恋爱是怎样的呢?马振华事件过后两个月,《新女性》杂志的主编章锡琛撰文讨论这个问题。文章的灵感来自餐桌上的见闻:章的一位朋友是某大学教授,年轻英俊,文质彬彬。一次他被邀赴宴,席间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时髦太太,不住地打量他,后来又仔仔细细地询问了他的年龄、籍贯、家庭状况,得知他还没有结婚后,就提出想把自己的一位女朋友介绍给他,并且连连夸奖自己这位朋友———人非常之好,是一个“新思想旧道德的新女子”。

这件事被青年教授当笑话讲给了章锡琛,说者无心,章却受到很大触动。故事中“新思想旧道德的新女子”显然是作为一句广告语使用的,这位女子虽没有出场,但要想象她的衣着举止、仪容风度并不困难:“新是在思想上的;她们会剪发,会穿旗袍,会着长统丝袜和高跟皮鞋,她们也会谈女子解放,男女平权,乃至最时髦的国民革命。然而你如果一考察她们的道德观念,她们却依旧崇拜孝亲敬长之风,勤俭贞淑之德,夫唱妇随之乐。在旧式小姐的身上,穿上一套新式的衣服,这正是现代的所谓‘新女子’!”

在20年代末的上海,这样的女性已随处可见。她们受过现代学校教育,总是仪表出众,言辞得体,懂得生活情调,身边聚集着追求者,是现代女性生活的样板。一旦对比观察,就会发现,马振华的死因与旧礼教———贞操观的束缚全然南辕北辙,而是因为无法忍受童贞支付的失败,其他“新女性” 们虽未遭遇同样的命运,但她们的人生态度却是一样的。仅就对贞操的理解而言,妇女解放对大多数女子的号召力并不在于解除贞操的绑缚,而在于将童贞的支配权从家长那里争取到自己手中,换取更优越更有情趣的生活。在大量呼吁解除包办婚姻和自主择婚的言论中,发挥作用的也正是“童贞”逻辑———女性终身幸福的前提。包办婚姻的一大罪状是女方家庭只看重对方的金钱、门第,而把女儿送入火坑,但回顾妇女解放的成果之时,章锡琛却发现,解放了的女性在择婚原则上和前者并无不同,而且带有更强的物质性。

现代婚姻与物欲的缠绕关系悄然取代了传统礼教的约束。有论者以偏激的口吻认为有夫之妇和娼妓本质相同,都是“以贞操为取生活之资的商品”,从这个角度,“私通”因其单纯出于快乐而不取物质代价的特性,反而不被归入娼妓行为。这种说法立刻引来女性的抗议,认为“荒谬绝伦”,反驳的理据是婚姻中的男女有“相爱的高尚感情”以及分工合作的权利义务。但从经济维度出发对两性关系的解释一直非常有力地存在着,以婚姻为弧的“恋爱”其真实性总是非常可疑。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