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滑铁卢战役的最大赢家
张正隆谈辽沈战役:活下
济南战役中的“余则成”
淮海战役谜团 黄百韬邱
淮海战役:黄百韬和邱清
彭家声:1968年带兵打败
史上长期动乱 缅甸果敢
淮海战役黄百韬邱清泉自
中条山战役:娃娃兵跳崖
俚岛港:淮海战役中我军
最新热门    
 
缅甸战役蒋介石、史迪威的失败责任具体分析

时间:2009-10-24 10:58:51  来源::《抗战史研究》 作者:黄道炫1942年中国出兵缅甸,是中国
挥,并明确史有作“一切最后决定”及“赏罚之全权”。这是蒋全面交权的明确表态。从事后实际情况看,罗卓英在此后的作战中,确实忠实执行了史迪威的意旨,按杜聿明的说法是“唯美国主子史迪威之命是听”,而蒋本人也尽量避免对缅甸作战指手画脚,以至杜聿明抱怨:“这时我对蒋介石也十分不痛快:第一,自罗、史到后,有关作战方面,蒋对我无直接指示;第二,我二十一日陈述集中主力于梅苗、棠吉间作持久战的意见,蒋始终未复,不知他的意图……总之,我认为蒋介石太相信史、罗”。

因此,在4月间的缅甸战场,应该说,史迪威对中国远征军的行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而按史一贯的进攻性作战设想,他是不会满足于逐次抵抗,在曼德勒实行决战的。这样,继同古会战之后,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继续展开会战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当然,从当时中、英两军协同作战的部署看,在平满纳地区进行阻击战也确有一定的必要性。中国军队大规模南下后,无不战而后撤之理,而在同古会战失利,英军战斗精神再受打击背景下,要使英缅军维持战线,中国军队也必须在正面进行抵抗,鼓起英缅军继续作战的勇气。因此,3月31日杜聿明拟定命令,决定将第5军分为阻击、固守、机动三兵团,分别以新22师、第96师、第200师担任,“以阻击兵团逐次阻击消耗敌人后,以固守兵团吸引于平满纳附近,待其胶着以机动兵团转取攻势,将敌夹击包围于平满纳附近而歼灭之。”4月7日,史迪威在远征军高级将领参加的会议上向蒋提交平满纳会战计划,并获批准。10日,由罗卓英正式予以发布。其作战设想是:利用斯瓦至平满纳的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的攻击;在诱敌深入我阵地内尚未立足时,两侧埋伏部队配合正面部队一举反击消灭敌人。计划明确应在4月15日前结束作战。

平满纳会战进行了十多日,单从局部的战斗看,远征军作战是积极的,也达到了迟滞敌人的效果,但从全局战略看,平满纳会战未达到击垮敌人的目的,且最后由于西线英缅军的后撤及东线防线的瓦解而不得不随之撤退,远征军的战略目标再次受挫。更为严重的是,在远征军进行并无成算的平满纳会战时,随着敌我两军的交互运动,中国军队在战略上已完全陷于被动,盟军方面的行动实际已处处受制于日军。结合日本方面计划看,平满纳会战有堕入日军预先设置的陷阱之嫌。

日军从进攻同古开始,就把进行曼德勒会战作为其作战目标。根据日军4月3日规定的曼德勒会战计划,日军准备“以有力兵团切断腊戍方面敌之退路,以主力自沿同古—曼德勒大道和伊洛瓦底江地区,重点保持在右翼向曼德勒方面前进,包围主力之两翼,并压向曼德勒以西的伊洛瓦底江予以歼灭。”同时,将攻击重点保持在右翼,以右翼兵团“神速广而深地突进,切断重庆军的各条退路尤其是汽车路,以形成大包围圈”。为完成这一计划,日军颇费心机地将右路攻击点放在靠后的位置,在左、中两路尤其是英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左翼实施突进,以“尽量把更多的重庆军吸引至军的左正面,然后从右翼迅速突进大幅度地切断敌人退路。”这一计划抓住远征军主力前突、防御地区纵广、侧翼薄弱的弱点,作大范围的包围作战,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全局战略眼光,十分大胆和凶狠。

相比日军战略上的精密计划,中国远征军显得明显缺乏远见,既没有整体的作战思路,对日军可能发动的大幅度迂回作战也没有足够警惕。应该说,蒋介石对日军惯行的包抄作战是有所戒备的。4月初抵缅时,他提醒史迪威、亚历山大等:“若有数百第五纵队绕至曼德勒后面,不仅对我前线作战之士兵有不良影响,且将使局势逆转至不可救药。”随后又一再向史强调东线战场的重要性,告诫:“应有一师驻棠吉,始克有济。敌如陷毛奇,再调其驻景迈之第十八师赴棠吉,局势将异常严重。将军应特别注意此种局势。”同时多次提出平满纳会战时侧翼英军的战斗意志问题,要求史在确定作战计划时,必须事先针对英军可能撤退“而拟就办法,以免临时受窘,左右为难”。因此,虽然史迪威提出平满纳会战全面计划时,蒋当着远征军将领的面予以支持,表示:“余决意保持曼德勒以南之中缅地带,决战即应在此。即令英军后撤,我军仍应作殊死抵抗保此地区。”但这似乎更多是为向远征军将领表明两人意见一致,以固军心的说法。次日,蒋在单独与史迪威谈话时即委婉表示“应否从平满纳取正面攻势”,须视日军攻击态势而定。可见,蒋内心对倾力进行平满纳会战实际是有所保留的。

然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