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关于奸相严嵩的质疑
从上海到嘉兴——红船起
红军在长征中建立的两个
关于战后中共和平土改的
翻越雪山 红军怀揣什么
《十送红军》从这里唱起
红军最早的电台和通信鼻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
重解长征谜:格达活佛怎
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
最新热门    
 
关于红军长征史研究的12个疑难问题

时间:2009-10-31 10:30:15  来源::《中央党校教授讲党史(上)》
我也认为,四渡赤水只是连续的几个战斗,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战役,因此不应再称为战役。至于对四渡赤水的评价,应该客观,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应该过多地溢美、拔高。把“四渡赤水”说成“真如神”,是20世纪60年代个人崇拜的产物。现在已经到了21世纪,对那些个人崇拜的东西不应该再继续下去。

(

八、关于张国焘的“密电”问题

关于1935年9月9日张国焘发给随右路军行动的原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的“密电”问题,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重大问题。

最早提出有这个密电的是毛泽东,但他没有说要“武力解决”。后来,关于“密电”中有“武力解决”内容的说法就多起来了。1981 年,王年一在《党史研究资料》第12期发表《关于张国焘要“武力解决”中央密电的质疑》,指出至今没有找到张国焘要“武力解决”的电文,中央批驳张国焘关于反对一、三军团北上的言论中,也从未指出张国焘有过这样的密电。因此,“似可得出‘武力解决’之说并不可靠的结论”。不久,吕黎平在《党史研究资料》 1982年第5期发表《对〈关于张国焘要“武力解决”中央密电的质疑〉的回答》,坚持这个“密电”是存在的。后来争论就越来越多,一是有没有这个“密电 ”,二是“密电”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撰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时曾就这个问题请示中央,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的意见是有这个“密电 ”,但“武力解决”的内容查无实据,应以毛泽东1937年批判张国焘时的发言为准。所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就肯定有这个 “密电”,内容按1937年毛泽东批判张国焘时发言的提法,说是“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

但是,争论并没有停止。从2003年11月到2004年1月,范硕在《中华儿女》杂志连载了《红军长征中的“密电事件”揭秘》,引用了大量的回忆材料,说明1935年9月9日张国焘命令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甚至“武力解决”的密电是存在的。接着,朱玉、王年一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上发表《也谈长征中的“密电”问题——请教范硕同志》的文章,认为张国焘命令右路军南下的电报是有的,但所谓“ 武力解决”或“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的密电根本没有,无论是党的有关决议、历史文件,都证明这个密电是不存在的。

对于这场争论,石仲泉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应当承认有“密电”,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第二,“密电”的核心内容是“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第三,对“密电”问题不宜“炒作”。刘海音:《聚焦红军长征史上的几个重大问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访谈录》,《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年10月号。因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2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虽然写了“密电”两字,但没有再写“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的内容,只说“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8页。前几年胡绳谈到这个问题时曾说,对这个问题要从政治上看,电报不一定讲得很明白,毛泽东的政治敏感性特别强,看出了电报中的真正用意。我认为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即原来说的密电不一定有,但毛泽东担心张国焘会对红一方面军不利,于是就连夜北上了。

(

九、应该重视对其他几支红军长征的研究

过去讲长征,一般是讲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对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讲得很少。事实上,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非常成功的。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从1934年11月开始到1935年9月结束,时间虽然比红一方面军少两个月,路程也比红一方面军短得多,但同样艰苦。经过将近一年的转战,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即从出发时的2980人增加到了3400人,而且在长征途中成功地建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坚持了半年以上。经过长征,红二十五军由孤军成为劲旅,由偏师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