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9.18”事变东北军武器
9.18事变东北军武器火力
吕正操谈西安事变和张学
皖南事变的六个历史谜团
西安事变催生了西安版《
中东路战争:导致九一八
抗战纪念馆举办活动纪念
七七事变72周年祭
七七事变72周年祭:外国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与蒋介
最新热门    
 
七七事变次日的中国各方势力的反应(1)

时间:2009-11-1 11:01:14  来源:不详
公诉和审判期间,宋庆龄发起救国入狱运动。7月5日,宋庆龄与其他救国入狱运动发起人赴苏州高等法院,自请入狱,并与高等法院院长、首席检察官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宋庆龄的这一激烈行动,立即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1937年7月8日,国内著名的民营报纸《大公报》报道了审讯情况。法院没有量刑,只言沈钧儒等7人“危害民国”,但证据尚未调查完备,尚有继续羁押之必要,依刑事诉讼法规定,将该被告羁押期间自本年7月5日起延长两月。但在7月8日,宋庆龄与“七君子”一道,提出“羁押为时已久,请求迅予审判”,若无罪,应予释放,以利抗日。7月31日,“七君子”获释。

——胡适准备参加庐山谈话会

召开庐山谈话会,征求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关于抗日救国的意见,是蒋介石的一个重要决定。会议由国民政府主持组织。七七事变前,胡适曾两次收到国民政府汪精卫要他参加庐山谈话会的邀请信。1937年7月7日下午正当他准备动身,这时,北平市长秦德纯邀请他和梅贻琦、傅斯年等20余人到市政府谈话,报告局势紧张情况,交换应付意见,直到夜晚10时才散会。

7月8日,胡适离开北平南下,赴庐山参加战时咨询机关“国防参政会”,与周恩来、蒋百里、梁漱溟等30余人受任为国防参议员,共商抗战大事。途中,他得到卢沟桥事变的消息。胡适看到全国民众抗日情绪高涨,意识到自己一直存有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日问题的想法很难被接受了;而且蒋介石面对北平的情形和民情的激愤,也必然决定抗战。因此,在即将召开的谈话会上,他只能劝蒋不能放弃河北。不过,如果事态不再发展,还是要力劝蒋介石不能放弃和谈,以赢得抗战准备时间。胡适的这些想法,一周后得到了证实。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主持由胡适、江恒源、朱经农、梅贻琦等人参加的教育组谈话会,会上胡适发表了他对战时教育的意见。同时,胡适又认为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还不充分,开战必付出代价。但胡到庐山后,鉴于大家异口同声倡言抗日,蒋介石也下了抗战决心,于是只得从众。上海八·一三战事发生后,他彻底主张抗日了,终于放弃了“和平的梦想”。

——张澜写诗抒发抗日情怀

七七事变发生之时,张澜正在四川,他一方面了解川北灾情,忙于救灾赈济工作;另一方面十分关注在重庆召开的川康整军会议。1937年7月7 日,他发表了《希望于整军会者》一文,略谓:“川民苦于税重久矣,当二十四年春间,一年四征;二十六年度预算,田赋收入,犹复列为一年三征。是川民之疾苦,实较国内任何省之人民为甚。……不能使川民为法外过重之负担,应将一年三征改为一年一征。……若整军而后,人民负担并未减轻,……使川民无以喘息,……亦非收拾人心之善策。”

7月8日,张澜得知卢沟桥事变消息,早已蓄积在胸的抗日激情喷涌而出,他无法按捺心中对日寇的愤怒,向《新民报》投寄了气势雄浑的诗作,表达了对日寇侵略行为的无比愤恨和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诗云:

华北鲸吞谋久蓄,亚东狮吼睡初醒。

寇来便合迎头击,直捣黄龙痛饮倾。

“塘沽”“何梅”两协定,丧权忍辱祸遗今。

此时抗战须先决,万骑平郊寇已深。

雄才救国经尝胆,童子为殇愿执戈。

民族复兴堪自信,终须还我旧山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