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险些做逃兵的林彪如何成
21岁林彪成为井冈山第四
只有六位元帅参加开国大
勘察平型关林彪认定这一
热血卫国:抗战时期中国
揭秘毛泽东与林彪的九次
45年中央派我到东北要钱
东北决战毛泽东与林彪分
黄埔精英搏杀:老蒋排最
不可不知 聂荣臻与林彪
最新热门    
 
林彪集团五干将浮沉录之黄永胜(1)

时间:2009-11-2 10:57:29  来源:不详
他掌握很重的兵权,镇守一方,又被授予上将军衔。当时的黄永胜,可谓志得意满。

(

“文化大革命”中代杨成武而成为总参谋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林彪也受到毛泽东的信任,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上了中央副主席,成为仅次于毛泽东的第二号人物。毛泽东搞“ 文化大革命”,也需要林彪的支持,而林彪则在此时野心膨胀,开始培植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亲信干将都安排上重要职务。在这些亲信干将中,林彪自然把黄永胜选中。而黄永胜因长期在林彪手下工作,在林彪的栽培和推荐下,地位一再上升,自然对林彪感恩不尽,加上黄永胜对林彪有某种崇拜心理,就认准一个理紧跟林彪,唯林彪之命是从,为林彪效命。这样,二人自然联结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就有意让黄永胜掌握军队的实权,当总参谋长。但苦于没有机会。因为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职务,由杨成武担任。杨成武原本也是林彪手下的爱将之一。1965年底,林彪与江青联手,搞掉了不听他的话的总参谋长罗瑞卿后,由林彪提名,毛泽东同意,杨成武当上了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但是,在“文化大革命”起来后,杨成武看不惯林彪、江青一伙胡作非为,对林彪的话,也不那么听了。1967年7月,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杨成武随行,他听到毛泽东的一些话,认为毛泽东的想法,与林彪并不一致。例如,毛泽东对朱德、陈毅、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贺龙,都有很高的评价,而林彪却一心要把这些老帅打倒。返京后,杨成武把毛泽东谈话的内容,向周恩来作了汇报。但当叶群多次追问毛泽东谈话内容时,杨成武却避而不答。“文化大革命”初期,林彪要杨成武停发几位老帅的文件,杨成武没理这一套。当别人喊“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时,杨成武只喊“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舍掉了“永远”两个字。特别是,林彪找杨成武,让他写一份证明叶群16岁加入共产党的材料时,杨成武拒绝了。林彪觉得,杨成武这个老部下,已经与自己离心离德了,不听自己的话了,他要把杨成武搞掉。

1968年3月22日,林彪在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上,直接出面,向毛泽东、周恩来、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汇报”了杨成武的“问题”,他说:杨成武拉拢叶群整吴法宪,勾结余立金夺吴法宪的权;杨成武是罗瑞卿分子;杨成武搞山头主义,是宗派分子;杨成武勾结傅崇碧分裂学生,分裂北京市委等。林彪这样一说,毛泽东心中明白,林彪是要搞掉杨成武,而杨成武是林彪的老部下。毛泽东当时信任林彪,对此事不好表态,只好退席。这次会议后来做出了对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的处理办法,决定撤销杨成武的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副秘书长、总参党委第一书记的职务。林彪提议,由黄永胜代替杨成武,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布命令,任命黄永胜为解放军总参谋长。此后,黄永胜取杨成武而代之,成为替林彪掌握军权的干将。

审查两位老帅的中央专案第二办公室主任

从此以后,黄永胜在“文化大革命”中,处处紧跟林彪,唯林彪之命是从,林彪让他干什么,他都无条件地去执行。并且完全按林彪的意思去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林彪要陷害贺龙。叶群指使人写诬告贺龙的信。康生也指使手下的人捏造贺龙搞二月兵变的材料。经过他们连续捏造并向毛泽东转送诬陷贺龙的几个材料,对毛泽东产生了影响。在一时搞不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毛泽东听信了林彪的一面之词,对贺龙的信任发生了动摇。他于 9月13日圈阅同意调查贺龙的问题。

根据林彪的提名,中央文革让黄永胜担任中央专案第二办公室主任。贺龙专案组就归第二办公室领导,因此,黄永胜实际上是审查贺龙专案的负责人。黄永胜负责审查贺龙专案之后,按林彪的意见。不遗余力地要陷害贺龙。他觉得,自己在党的历史方面知识不够,政治手法也不如康生、江青,便把康生、江青拉来,当审查贺龙“问题”的顾问。黄永胜本人则经常

与康生,江青共同商议如何给贺龙“定罪”的问题。在商议时,黄永胜不但完全按康生、江青的意见办,而且提出许多新的“定罪”方案。1967年10月,康生、江青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