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李陵子孙 唐朝认亲(图)
曾家子孙皆成材 曾国藩
1945年孙中山之子孙科被
揭秘:第13代子孙保存的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
我们称始祖为鼻祖,称遥
关于炎黄的介绍
炎黄文明的奠基战
黄帝子孙与后世民族
西方学者眼中最有影响的
最新热门    
 
炎黄子孙是谁?(图)

时间:2009-11-15 13:4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告诉人们这是那三个弟兄祖先所占地盘。一寨人上山砍柴,要进入二寨地盘时便得止步,因“历史”告诉他这是二寨的地盘。这就是前面说的,社会现实是如此真实,人们普遍将历史记忆当做是历史事实。

    但历史记忆,并不表示它们不真实。


    黄帝在众多古帝王记忆中脱颖而出

    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等几个部落首领间的战争,当然可能是历史事实;类似的部落战争在商﹑周之前不知发生了多少。在商﹑周的甲骨金文史料中,完全找不到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记载。那时也没人自称华夏。有趣的是,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贵族开始自称华夏,此时便出现许多有关黄帝﹑炎帝﹑太皞等英雄祖先的历史记载了。而且﹐就像战国思想家们对于如何治理百姓﹑平息战争提出各种意见,所谓“百家争鸣”。这时人们对于如何将黄帝﹑太皞等各部族祖先记忆集结成一个“历史”也纷纷提出不同方案。譬如﹐其中一个方案是,称黄帝﹑炎帝为两个弟兄。但最后有一个历史版本广为大家接受:这“历史”便是﹐太昊﹑伏羲等为远古蛮荒之世的帝王﹐炎帝﹑蚩尤为败于黄帝之手的部族领袖,黄帝成为结束乱世﹑开创文的唯一帝王。

    在政治上,当时自称华夏的各国外驱戎狄﹑内争雄霸。事实上﹐所有这些现象——政治上的争王与兼并﹐思想上为社会长治久安进行的争辩﹐以及在历史记忆上出现组合各部族祖先的多版本——都表示当时华夏正由多元分立走向统一。甚至华夏这个词,其意涵都由复数成了单数。“华”原有众多的意思,在战国时“华夏”便是“诸夏”,也就是指不同于夷狄的“许多夏国”。但由战国末至西汉初,华夏便逐渐指的是一个族群整体了。“族群”是指凝聚在一个祖源记忆下,以分享﹑分配共同领域资源的人群。因此,祖源历史记忆也“规划”一个族群或民族的内部关系。将炎黄视为弟兄﹐这历史方案的意义是,尝试以祖先的弟兄关系,来联结分别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对等族体。这是一种“弟兄祖先历史”。无论如何﹐最后在华夏的历史记忆中黄帝成为打败敌手﹑结束乱世的唯一英雄祖先﹐这也表示华夏正走向政治统一及权力集中化之路。

    到了西汉初﹐华夏及其帝国已稳固形成﹐这时最完整的黄帝历史也出现在第一部中国典范历史《史记》中——典范历史与典范社会情境同时形成。这也说明为何此后两千年中国人不太怀疑这“历史”﹐因人们生活在“历史”所规划的世界里。华夏的性质﹐全然表现在《史记》对黄帝的描述中。我们看看《史记》作者司马迁如何通过黄帝来界定华夏。书中﹐黄帝是征服者及王朝建立者﹐他是华夏政治体的始祖﹔黄帝为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家族之祖﹐这说明黄帝为华夏血缘性族体之祖。《史记》记载黄帝及其后妃臣僚有许多发明﹐如此黄帝又代表华夏文化体的起始。《史记》还说黄帝曾四方征伐﹐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山﹐南至大江﹐北逐荤粥﹐这是表述华夏领域空间的起源。所以说﹐由《史记》对黄帝的叙述可看出﹐至少由汉代始华夏便是集政治﹑族群﹑文化﹑领域空间为一身的共同体。这也表现历史记忆珍贵之处——它不一定是历史事实﹐但以“密码”方式隐藏许多历史事实在其中。

    黄帝子孙在边疆

    战国时处于华夏边缘的﹑楚﹑吴﹑越诸国﹐其民被中原华夏视为蛮夷﹐但他们的统治家族可能当时已自称是黄帝之裔了。许多华夏文献称﹐吴国王室为周太伯之后﹐越王家族为大禹的后代﹐楚国与秦国王室则是帝颛顼的后代。但这些家族的历史记忆中常出现些弟兄祖先﹐如《史记》记载﹐楚国先世昆吾﹑彭祖等部族之祖为兄弟﹐秦远祖鸟俗氏﹑费氏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