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攻击命令:一字之差攻下
揭秘:蒋介石也曾提倡适
紫禁城数字之谜帝王为何
故宫门字之谜
历代汉字知多少
汉字的起源
文字之兴
汉字的起源
华盛顿汉字碑见证中美外
最新热门    
 
汉字之家:探秘中国文字博物馆纪实

时间:2009-11-30 9:20:37  来源:不详
已经能够将客观的东西摹写下来了,而且已经懂得对称的美,我理解这些就是文字的前奏。从形象的图画到抽象的文字,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很大的飞跃。

文字简与繁的相互调节体现人类的进步

记者:文字起源阶段的文明脉动其实也触及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馆藏文物中的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展示出中国文字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冯其庸:甲骨文已经有比较复杂的结构了,因为甲骨文也发展了很长的时间,除甲骨文外,刻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同样重要。金文从商朝开始,至西周达于极盛,共经历1200多年历史。殷商文字至西周演化为大篆,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也使汉字的发展到达繁复的极点,这证明了人类的思维越来越精密了,一点点的区别都能够在文字上面表现出来。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古老文字呈现出的繁复程度绝对不是我们的祖先随意而为就写出来的,而是他们精密思维的反映。后因为在使用方面的简便,又由大篆到小篆。社会也从战国各诸侯国“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进入到秦朝大一统和书同文的时期,李斯奉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创制小篆。小篆大多是从大篆中的一部分结构演化而来,可见由繁到简,更是体现了人类思维的进步,既照顾到长久使用过程中的习惯,不完全破坏原有字体的形象,又使文字的书写和使用的过程大大简便了。很快,由于书写的不便,小篆渐渐“隶变”,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所以秦代也成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从此之后,汉字又发展出楷书(正书)、行书、草书等,但其形态都是渊源有自的。另外,近当代将楷体又简化了一步,就是简化字。我们可以从几千年传承中简与繁的相互调节统一中看到汉字演进的脉络和线索。

记者:简化字之于中国文字的发展您如何看?

冯其庸:应该注意到简化字是古代就有的,您所问的当然不是指古代的简化字,而是指现代的简化字。对于现代的简化字,我个人认为和中国的传统文字有若干脱节,它的特点是向西方的拼音文字发展,重在声音。如果真正要实行汉字拼音化,如西方的文字一样,这就意味着要废弃汉字,完全改用西方式的拼音文字,这是否行得通,汉字是否会中断,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简化汉字,和向西方的拼音文字转化,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是历史上有过的,后者却是中国传统文字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继续和传承的极端重大的问题,这就值得慎重深思了,简化字和它的发展方向的问题,我想这在以后的文字学术界还是会有所讨论的,我未研究过简化字问题,不敢妄论。中华汉字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纽带,五千年来,这条纽带始终绵延不断,虽然有变但却不断,一直绵延至今,这都是依靠文字的记录,没有文字我们什么也不知道,历史就是一片空白,这就再度提到了文字的重要性,中国文字博物馆建立的重要性。

汉字为促进多民族团结功不可没

记者:中国文字博物馆还专门设有“民族文字大家庭展厅”,不仅展示了如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等在中国社会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兄弟民族的文字,也展示了一些虽然在中国文字史上使用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对于解读一些兄弟民族的典籍,了解和发掘兄弟民族文化历史十分重要的文字,这是如何考虑的?

冯其庸:我认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兄弟民族文字和汉字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弘扬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包容性。我们说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中国有很多兄弟民族早期的文字已经失落了,我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一些最原始的文字、一些曾经出现但今天已无法解读,已经成为死去的文字,包括发现出来的早期的文字都好好保护起来,因为我们今天有一批著名的专家能识读和研究甲骨、金文,还有一批专家能识读和研究中古时期西部地区的文字,他们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为我们研究远古、中古时期的历史文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后人对远古、中古时期历史的再认识铺平了道路。所以我们要格外珍惜这些古代的文字。

记者:在中国文字史中,汉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之间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冯其庸:的确,有一些兄弟民族的文字是根据汉字创制而成的。应当说,汉字和一些兄弟民族文字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经过历史的选择,汉字逐渐成为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符号系统,维系着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有了统一的文字,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俗的人民就能够通过共同的文字和语言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我十余次去新疆,多次到维族老乡家里去,他们大多可以看懂汉字,并能听懂汉语,有的也会说一口流利的标准汉语,我们交流起来没有什么障碍。56个兄弟民族能够成为一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