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陈赓领导的中央特科情报
克拉玛依油田如何被发现
一个国民党军官眼中的上
抗战时期一个流亡学生的
一个民国报人眼中的民国
大一沙龙:亚洲第一个日
最先喊毛主席“万岁”的
张学良晚年自述有十一个
另一个少为人知的吴三桂
沈从文文学道路的第一个
最新热门    
 
一个幼儿园孩子眼中的1976年

时间:2010-1-13 12:18:16  来源:不详

1975年,我被送进阜新矿务局局直幼儿园。本来我由奶奶带,只因爷爷一吃饭就爱用筷子蘸酒给我,发展到后来,筷头子已经满足不了我的需求,开始喝他的酒壶底,搞得我奶奶非常生气,但她又管不了我爷爷,所以就开始勒令爸妈将我接回自己家去。我奶奶是特别正经的老太太,有一次我和胡同里的孩子打扑克赢火柴的,被她看到,声色俱厉地教训了四十多分钟,反复灌输我“这就叫赌博”、“赌博没有好下场”。我很容易就“戒赌”了,到现在也没参与过任何赌博活动,但童子功式的酒瘾,却始终没能根除。

我爸当时在材料科,经常天南地北地出差,一年有一多半时间不在家,我妈要上班,我姐要上学,接我回去只能送幼儿园。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对那种集体生活特别恐慌和忧愁。听说要回去,我就抱着爷爷的大腿涕泗滂沱,哀动左右,邻居们闻声都过来帮着劝。我爸也陪着笑脸跟我奶周旋,因为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细粮”问题,我在爷奶那儿吃,我姐和我妈就能好过许多。最后我爷拍了桌子,我奶才不得不暂时收回成命,勉强答应再帮着带些日子。

哪知道世事多变,第二天晚上八点来钟,我正在炕中间为大家表演“打虎上山”,突然一阵“咚咚咚”的巨大响声。我爷家后院是全市有名的五龙老豆腐房,开始大家以为砸豆饼的动静,后来看到我在炕上摇晃不停,好像是老叔最先叫“不好,这是地震吧”,大家这才抱上我跑出院门,外边已经跑出来好多人,大家傻站半个多小时,才壮着胆子各回各家。

后来知道这是著名的海城大地震,7.3级,准确时间是1975年2月4日。地震发生后,全市开始流行搭抗震棚子,我爷家附近没合适的地方搭棚,而且最初我爷根本不拿地震当回事,直到第二年,唐山又弄了一次大地震,把住在那里的我三叔祖全家人都拍扁了,他才从失去亲兄弟的悲痛中,深切领会这种自然灾害的残酷凶狠。

因为我爷家没搭地震棚子,我奶便有了借口,几次三番找我爸妈接我回去。她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想让我再有机会喝“壶底”,跟我爸说,她那份细粮可以匀给我一半,这样我被弄回家。

“抗震棚时代”

我家的抗震棚已经初具规模,地点在小学校操场上,距家顶多三百米。我回去时只差棚顶,本来我爸管这些,到哪个矿都能要着,可是那年头人特别讲原则,越是管这个,越不敢随随便便,所以封顶的事一拖再拖,拖到天都热起来了,还不能竣工。最后竟然是我十岁的姐姐找了她的一个同学,弄来了一大张黑中泛白、半新不旧的油毡纸,解决了棚顶的材料问题。

我爸和我爷一样,说不怕死,抗震棚他不怎么去住,我也不爱去住,最喜欢抗震棚的是我姐,周围住着她许多同学,他们每天从一个棚子窜到另一个棚子,兴奋得像一群被猎犬追赶的兔子。我说不准在棚里一共住过几回,但是最后一天的情景却记得非常清楚。那天突然又是闪电雷鸣,又是狂风骤雨,大量雨滴从棚顶漏进来,我姐跑回家拿来了两个盆,接满一盆往外倒一盆,我也帮着用搪瓷缸子接,结果不小心洒到铺盖上,急得哭起来,后来我爸妈也都过来了,突然一道强光一声巨响,小学操场上一棵“钻天杨”被雷劈倒了,好多孩子都冲进雨水里去捡摔得半死的麻雀,接着我家抗震棚被风掀开了顶,那张大油毡纸竟然风筝一样飞走了,我爸追了出去,回来时两手空空,抹着脸上的雨水傻笑了几声,于是我妈和我姐抱起湿透的被褥,四口人顶着几个脸盆,冒着瀑布一样的大雨回家了。天晴后我爸拆了只剩几根棍的抗震棚子,回来剁成劈柴棒,就这样我家“抗震棚时代”宣告结束。

但是地震的威胁并没有结束,爸妈把一个长条箱柜里的旧大衣、破棉袄折腾出来,空箱在炕上放倒,箱底紧靠着墙壁,另一面则是去掉盖子的箱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特别保护对象钻在这个箱柜里,一直睡到1976年。

出人头地

1976年我已经习惯上幼儿园了,虽然每天我姐把我送去时,我都会带着哭音哀求说“姐你早点来接我”,但是毕竟不像最初入园时跳脚大嚎大叫。姐姐总在放学后第一时间接我,有时她上半天学,我也沾光早回来半天;赶上我爸出差回来,也先接我回家。这中间爷奶有时也想我,把我领回他们家住,那时老叔装了台收音机,能听到许多样板戏和新闻,我还记得“四五”运动当时报道中有一段,女播音员说暴徒们不光在广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