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要找到曹操真正的后人,
雍正的权术与和硕淑慎公
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收
谁是真正的始作俑者(图
揭秘:谁是宋美龄真正的
她被高尔基称为“真正的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史海回眸:红军北上才是
揭秘中世纪真正的鲁宾逊
吕蒙正的生平
最新热门    
 
张居正的权力悲剧:做宰相还是做摄政?

时间:2010-2-16 15:33:30  来源:不详

作为明代最杰出的阁臣,张居正真正的悲剧在于:他没有宰相的名份,然而在责任上,皇帝和六部臣僚都希望他履行宰相的职责;在权力上,皇帝和六部臣僚又都不会给予和拥护他作为宰相应有的权力。

所以,为了不变成一只风箱里两头受气的耗子,张居正不得不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孤注一掷。

叶首辅的牢骚

1609年12月,大明朝唯一的阁臣叶向高心情极度郁闷,在给万历皇帝的奏章里大发牢骚。

叶首辅说,朝廷诸臣都纷纷写折子归罪于我,轻的要求我辞职,重的要求我以死谢罪。所有的怨恨,都聚焦在我孱弱的身躯上。我即便是铁铸石雕,恐怕也要被销融 掉。如今祸乱还没有来,天下人就已经将我视为罪魁祸首;一旦发生什么变故,我恐怕死了也难让天下人满意。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衅毒,如今却让臣我一个人来承 担,我真是痛彻心扉,冤枉死了。(《纶扉奏草.时政疏》)

牢骚看起来不小,不过却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事件做导火线。千篇一律的日子里,堂堂叶首辅居然如此大发牢骚,自然得好好听听他的理由。

叶首辅说:内阁里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皇上和群臣都把我当成唯一的宰相。可是,皇上你希望我完成宰相该完成的工作,但却不给我宰相的权力;六部大臣们也把那些大事推给我,说那些都是宰相的职责,可是他们又从不拥护我作为宰相的权力。

牢骚发到这里,需要作一点解释。内阁是明代特有的产物,极度迷恋集权的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考虑到工作量实在太大,就设了内阁这么个顾问机构来协助自己。朱 元璋留有两条祖训,一条是“后世有敢言设丞相者,杀无赦!”;另一条是“六部分理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这两条祖训正是叶首辅这顿牢骚的根源。

叶首辅说皇帝让他做宰相该做的事,又不给他宰相该有的权,其实是万历皇帝严格遵循祖制不设丞相的结果。六部大臣的矛盾态度,也很容易理解:一方面,因为怕担 责任,每逢大事,他们都十分愿意推给阁臣,这就等于将阁臣视作了宰相;另一方面,又没人愿意自己手里的权力被瓜分,朱太祖两百年前已经说得很明白,处理 “天下事”的权力属于六部,与阁臣完全无关。两方面一结合,六部大臣们对待叶首辅的态度自然是:有责任,你负!要分权,不给!

——出了事,你们就一个劲地弹劾我,指责我;我要出面来处理这些事吧,你们又不听指挥,生怕我夺了你们的权!如此看来,叶首辅这顿牢骚,实在是发得大大有理。

最后,叶首辅说:“我朝的阁臣们,本来只不过是皇帝的顾问,而不是什么宰相。中间有那么一两个权臣,向上窃取君王的权威,向下侵犯六部的职务,最终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叶首辅的意思很明白:按照祖制,俺就是个高级顾问,皇上您别拿我当什么宰相,我也不要宰相的权力;群臣们也不要动不动就说这也是宰相的责任,那也是宰相的责任,俺不分你们的权,俺也从来就不是什么狗屁宰相。

一句话,这顿牢骚的主旨是:俺才不做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的二百五!

从内阁突围的3种方法

类似叶首辅这样的牢骚,几乎大明朝所有的阁臣们都发过,只不过叶首辅仗着万历皇帝喜欢自己,而把牢骚公开说出来了,其他人则只敢憋在心里。

对许多人来说,进内阁,好比进地狱。

许多阁臣对朝廷表现出不合作态度。万历朝的另一位首辅李廷机,在位三年零九个月,辞职信前后写了120多次,最后竟仓皇弃官而逃。不到十天就要去向皇帝辞一 次职,可见对做阁臣恐惧到了什么程度。和李廷机相比,叶向高也不遑多让,入阁还不到五个月,就写了辞职信,要求退休,结果没得到万历批准;随后干脆闭门不 出,窝在家里不去内阁上班,直到惊动太后出面敦请……做了七、八年阁臣,前前后后加起来,辞职信竟多达六七十封。

除了辞职不干,消极怠工也是从内阁突围的有效方式。许多阁臣刻意回避国家大事,一心一意做和事佬。嘉靖年间的首辅徐阶,动辄就以“调停国手”而自诩,万历朝的另一位首辅申时行,则从入阁的第一天开始,就“下决心当和事佬”(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古人常用“伴食宰相”来讽刺无所事事、尸位素餐之人,在明 朝,这一类称谓集体大爆发,什么“万岁阁老”、“刘棉花”、“纸糊三阁老”、“土木偶”、“清客宰相”……这等千奇百怪的绰号,能装满好几箩筐。

第三种从内阁突围的方式,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就是干脆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宰相。

仁宣时期的阁臣杨士奇,搞过一种叫作“保举法”的新政。大致内容是:三品以上的朝臣,以及二司衙门的长官,都可以举荐自己所知道的人才;这些被举荐的人才, 用作地方州郡长官的候选人;今后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