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省黄帝陵内、由程潜题写的“人文初祖”匾额。
人们常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称号是怎么来的,它有哪些深厚的文化内涵?弘扬黄帝文化对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民族精神,有哪些积极意义?
特邀嘉宾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志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赵馥洁(陕西省社科联主席、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称黄帝为“人文始祖”是充分肯定黄帝对中华文明史的开创作用
主持人:人们常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赵馥洁:所谓“人文初祖”是指黄帝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开创者,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对黄帝的推崇就是充分肯定黄帝时代在中华文明开创史上的地位,所以,黄帝才被称为“人文初祖”。
刘志琴:古史相传,在黄帝以前没有衣裳屋宇,从黄帝伊始才有了衣服、房屋、舟车、耕作和蒸谷为饭,采药为医,创字为文等等,这就说明黄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中华文明及生活方式的缔造者。这些传说虽然是半虚半实,却是人类生存历程的反映。“人文初祖”确切地表述了祖先与生命同在,文化与生活共存的原始意识。
主持人:“人文初祖”这一称号是怎么来的?其真正含义是什么?
刘志琴:“人文初祖”一词,见于国民党元老、书法家程潜于1938年在黄陵的题词,1980年第一次大规模祭黄的公告中明确使用这一概念,1983年邮电部发行的“人文初祖殿”邮票,使得这一题词传播到全国。“人文”与“初祖”作为词汇,古已有之,但两者并未合成词组。在出土的东汉铭文中已有“黄帝初祖”的记载,人文则始于《易传》:“观乎天文以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