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口述辛亥风云:袁世凯为
历史为了什么?日本女性
图: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
80后:毛主席也“裸婚”
林语堂告诉你什么叫幽默
关公为什么受欢迎?(图)
一代枭雄张作霖:穷小子
江青与维特克夫人究竟谈
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对先
老部下守墓半世纪 “山
最新热门    
 
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图)

时间:2010-4-20 14:49:05  来源:北京日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把二者结合起来,创生出“人文初祖”的新理念,不是两个词汇的简单相加,而是现代精神对接传统观念的化合,这种化合具有天然性,因为中华民族从初祖黄帝开始,就凸显了强烈的生命和生活意识。

    赵馥洁: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形象,既是“民族始祖”,又是“人文初祖”。史载的黄帝时代的很多文明创造成就,虽然既不能毕其功于一个时代,也不能归其功于黄帝一人,但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却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文明创造的赞美,对文明创造者的崇敬,对文明创造精神的崇尚。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实质就是进行文明创造。黄帝既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又培育了中华民族崇尚文明的人文精神。正如于右任先生1918年在谒黄帝陵诗中赞云:“独创文明开草昧,高悬日月识天颜。”黄帝在很多文献中被作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使用。鲁迅的《自题小像》中所说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句,实际上就是以对轩辕的尊崇来指代对中华民族的深爱。


    黄帝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主持人:经历五千年之久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帝文化中主要蕴涵着哪些民族精神?

    赵馥洁:首先是一种“养性爱民”的道德精神。黄帝不但是中华伟大文明的奠基者,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典范。他不但个人道德高尚而且着力实行德治,“修德抚民”,从而使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所以,追念祖先的目的不只是血缘上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习和继承祖先的高尚道德,以优化民众的道德风尚。第二,还有一种追求统一和谐的社会理想精神。在关于黄帝的历史记述和神话传说中,蕴涵着很多中华民族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向往。黄帝梦游华胥的神话就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民风淳朴,没有爱憎之分,没有亲疏之别,没有利害冲突和斗争杀戮,天下大治,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文献记述和神话传说,虽未免有后人理想化和夸张的成分,但其中所蕴涵的乃是中华民族追求政治清明、天下和谐的美好社会理想。

    “黄帝文化”中蕴涵的崇尚道德、追求和谐和振兴中华等丰厚的精神内涵,乃是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从而也就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团结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因而也是我们今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

    奋力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是黄帝文化特别是祭祀文化中的核心取向

    主持人:每至“清明”前后,一些地方都会举办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祭祖活动。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祭祀活动?

    赵馥洁:祭祀黄帝、纪念黄帝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据考,汉武帝祭祀位于陕北的阳周(汉代地名)桥山黄帝冢,这是帝王最早拜谒黄帝冢的记载。至元代,对黄帝的祭祀进入一个新阶段,黄帝从古族的“初祖”逐步演变成更多民族的“共祖”,尤其是元、清等王朝的建立,标志着逐步形成了对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认同。我们祭祀黄帝、纪念黄帝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从黄帝文化中发掘、汲取宝贵的民族精神资源,为不断延续这些精神血脉而努力。

    刘志琴:从20世纪以来,祭黄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908年辛亥革命前夕,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在陕西黄陵,告祭黄帝。参加公祭者痛感于华夏沦丧,九州陆沉,人人泪流满面,有的失声痛哭,此次祭黄实际上成为反满的誓师大会,祭文也被称为“誓墓文”。可其中的一些种族主义的偏颇,并不利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所以清朝统治被推翻后,孙中山一就任临时大总统,就宣告平等对待汉、满、蒙、回、藏各族同胞,以五族共和代替反满,成立“中华民族大同会”,并将“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载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宪法上保障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大业。第二次高潮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公祭黄帝陵达六次之多,共产党两次发表《祭黄帝陵文》,毛泽东同志亲笔起草,强调“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第三次高潮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与前两次不一样的是,祭黄的规模空前盛大,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世界各地的侨胞每年都派有祭祖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