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肃顺为何在官场不得人心
揭秘颐和园八大不可思议
李鸿章:中国可无李鸿章
胡耀邦不赞成女儿当兵:
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
魏晋文人的浮夸风:肉麻
万里长子回忆父亲:退休
五千年文明并不优越 中
美国教科书里必不可少的
君主立宪在近代中国何以
最新热门    
 
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为何明君身边诤臣多?

时间:2010-8-2 10:21:59  来源:广州日报
启示

既要多提意见 又要全身而退

进谏是一门很高的艺术,要讲究方法。

《汉书》的作者班固认为进谏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他在《白虎通德论》中指出:“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顺谏者,仁也,出辞逊顺,不逆君心。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陷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讽谏”就是在祸患尚在萌芽状态时就提醒君主,“顺谏”就是以谦逊的态度提意见;“窥谏”就是看君主的脸色见机进谏;“指谏”就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醒君主;“陷谏”是直言极谏,即使触怒君主遭杀身之祸也不顾。历史上大多数臣下向君主提意见采用“顺谏”和“窥谏”,智慧高的大臣则采用“讽谏”,而以“指谏”或“陷谏”方式进谏的人也不少。

孔子最欣赏“讽谏”,《说苑·正谏》记载: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君危,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通过“讽谏”既提了意见,又保住了君主的面子,从而得以自全,可谓两全其美的进谏方式。

本文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7月29日B12版,作者:钟葵,原题:《人不可无诤臣诤友诤子》

孔子说 天子要有诤臣七人 诸侯要有诤臣五人 大夫要有诤臣三人

尚贤篇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能听取臣下意见的明君都能善始善终,而那些只喜欢臣下对自己阿谀奉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