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毛泽东最满意的家乡厨师
人类学 去学科 质疑
最新热门    
 
去矣,与会党为伍

时间:2007-3-9 16:27:23  来源:不详
级革命派与会党毕竟有着阶级本质的不同,在革命目标上有着巨大差别,何以革命派竟引会党为“同道”呢?这就涉及到他们对民主革命内涵的理解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也就是同盟会确定的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所囊括的内容。三民主义本来是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然而革命派对它的各部分却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有轻重之别的。其中以民族主义出现最早,宣传力度最大。据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老回忆说:“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同盟会的三条纲领里面究竟哪一条是最重要的呢?当然不是平均地权,也不是建立中华民国,而是推翻清朝政府。”[⑤]后来革命派制订的“革命方略”中,也将“反满”正式规定为革命党人最首要的任务。由于同盟会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地域和不同组织的小团体门户之见,革命党人内部不仅对三民主义接受的情况不一致,同时在对各条内涵的理解上也存在着分歧。以民族主义而言,当时革命派内存在着“共和反满”与“光复反满”两种意见。孙中出对这个问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他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洲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革命,并不是把它来分做两次去做。”[⑥]这就将民族革命和*革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确处理了当时革命最迫切的任务——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和革命的最终目标——建立民主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但革命党内其他人并不都是如此认为,他们自称信奉的是“一民主义”或“二民主义”,着重于“光复反满”,将单纯排满主义的“种族革命”奉为圭臬。章太炎在《定复仇之是非》中,对“以共和政体国家社会耿耿于心者”颇为不屑,说那是“汲汲于远谋”,宣称:“今之种族革命,若人人期于颠覆清廷而止,其利害存亡悉所不论,吾则顶礼膜拜于斯人矣”,[⑦]反映了将推翻清王朝作为革命唯一宗旨的思想。光复会另一首领徐锡麟则公开声称“与孙文宗旨不合”,“专为排满而来”。[⑧]即使一直追随孙中山、以激进著称的朱执信,也将民权主义看成是民族革命后的必然结果:“革命者,以去满洲人为第一目的,以去暴政为第二目的,……第一目的既达,第二目的自达。”[⑨]这样主次不分,轻重倒置,是革命派队伍中理论思想模糊的表现。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偶然的,在同盟会成立之时,就有人提议用“对满同盟会”作为会名,由此可见一斑。柳亚子在民国后回忆说:“大家对民生主义都是莫名其妙,连民权主义也不过装幌子而已,……最卖力的还是狭义的民族主义。”[⑩]从当时革命派宣传的重点来看,反满反清的文章俯拾皆是,这是符合他们的思想实际的,如共进会就“尤其注重‘驱除鞑虏’四字,……一般地说,人们只知反清革命而已。”[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