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末肃亲王善耆与川岛浪
英雄美人:清末状元外交
清末革命军与清军战斗老
中国第一个红十字会的来
百年前的中国:美地理杂
抗战时期中英谈判香港问
清末震动山东的大案:潍
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述
清晰地再现清末民初的风
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最新热门    
 
清末中英关于西藏交涉的若干论争

时间:2007-3-9 17:25:26  来源:不详
中方对上述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坚决反对,针锋相对地提出:中、英、藏三方不能并列,藏文不能入约;各商埠治理权应归中国官吏督饬藏官员管理,中英商务纠纷应各禀请驻藏大臣及印度总督处理。经过反复争议,在1908年4月20日签订了《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在这个章程中,双方都作了一定的让步。在有关西藏代表的资格问题上,规定“西藏大吏选派噶布伦汪曲结布为掌权之员”,但他需“禀承张大臣训示,随同商议”;章程第三款各商埠治理权的归属,基本上维持了“应归中国官督饬藏官管理”这一原则(《张荫棠奏牍》,卷四,第40页;《印度政府致印度事务大臣公文》(1908年5月14日)附件一,《英国议会文书》帙五二四○,第151~154页。)

四、关于清军驻藏及达赖喇嘛出逃事件的中英交涉

1908年初,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和川边的改革,其重要标志就是在当年3月调赵尔丰兄赵尔巽为四川总督,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清实录》德宗朝,卷五八七,第3页。)。此令一出,赵尔丰一面在川边加紧进行改土归流,一面准备赴藏上任。

山于赵尔丰在川边的改土归流中,采用武力镇压和强迫汉化的政策,引起了藏族各阶层人民的极大不满,任命他为驻藏大臣的消息,更是激起了西藏僧俗贵族的反对。他们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上奏中央,拟请撤销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