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背景资料:朝鲜半岛停战
朝鲜战场汽车兵:每一车
日本人书中的朝鲜战争:
1948年南朝鲜被残酷镇压
朝鲜战争后:留在中国的
蒋介石三度打算出兵朝鲜
沈志华:中国人民志愿军
高岗:听说主席的儿子也
解密:1970年日本赤军劫
最新热门    
 
朝鲜赴清朝使团的文化交流活动

时间:2007-3-9 17:27:09  来源:不详
才会心人,与之剧谈。”24他在北京终于得偿所愿:结识了自杭州来京会试的文士严诚、潘庭筠、陆飞三人,尤与严诚交谊深厚。洪回国后,他们仍始终书信往来。后严诚染病去世的消息传到朝鲜,洪为之设位焚香以吊,并将吊辞转寄严氏族人,甚至多次写信教导严诚之子。洪去世后,其友朴趾源将其亡讯转托友人传知于江南。江南士人时称“洪严之交”为生死断金之交。

洪严等人由于言语不通,只能进行笔谈,而“会必竟日而罢,其谈也,各操纸笔疾书,彼此殆无停手,一日之间不啻万言”。他们的谈话内容则题材广泛,涉及*制度、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社会人情风俗等各个方面,是两国实学思想的一次大交流,并因洪大容的六卷本《湛轩燕记》的广泛流传,对朝鲜北学派实学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正是受洪大容等人卓有成效的文化交流的鼓舞,朴趾源这位实学派大师带着强烈的探求心欣然踏上了清朝的土地。

朴趾源(l7371805),字仲美,号燕岩。其堂兄朴明源是朝鲜英祖驸马,正宗朝数次出使清朝。乾隆四十五年(朝鲜正宗四年,1780),朴明源任进贺兼谢恩正使出使清朝,朴趾源作为“伴倘”随行,先到达北京,又奉皇旨赴热河为乾隆帝贺七十大寿。期间,他仔细考察了清朝的城墙、烧窑、制砖、车辆、道路等形制,提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他在热河大学、北京朝鲜馆逗留期间,结识了清朝名士严嘉铨、鹄汀等人,常作竟夜笔谈。

朴趾源来华正当清乾隆朝鼎盛时期,虽然朴趾源说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