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篆分意度与何绍基的碑帖兼容思想

时间:2007-3-10 9:00:49  来源:不详
有“帖”的飘逸自然。

显然,何绍基在书法上没有沿袭二王的老路,也没有蹈阮元、包世臣的旧轨,而是碑帖兼容。其行草根柢平原《争座位》与北海《麓山寺碑》,将秦汉篆隶、北魏碑刻熔于一身,在形体、笔法等方面刻意创新,并终获成功。故马宗霍评其书说:“晚岁行书多参篆意,纯以神行。”[15]《清稗类钞》也评道:“行体尤于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又如衔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研四体,熟谙八分,无以领其妙也”[16]。可见其行草书中所蕴含的篆分意度己为众多书家所肯定。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1] 启功:《论书绝句》第六十二页,三联书店,一九九七年版。

[2] 转引自《历代书法论文选》,第六三六页,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

[3] 白蕉:《碑与帖》,载《书谱》,一九八零年总第四十一期。

[4]《何绍基书论选注》,第一五零页,湖南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5]《何绍基诗文集》,第四五一页,岳麓书社,一九九二年版。

[6]《何绍基书论选注》,第八十五页。

[7]《何绍基诗文集》,第八八九页。

[8] 同上,第八八三页。

[9] 同上,第四七九页。

[1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