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晚清学子赶考凑路费 沿
揭秘民国时期首届“高考
民国时期成都清晰老照片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珍贵彩
为何晚清反教豪强率400
新时期教育改革“三个面
抗战时期的《新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教
走进新时期——忆“全国
三年困难时期:李先念不
最新热门    
 
晚清时期市场经济观念简论

时间:2007-3-10 10:55:39  来源:不详

 

  近代随着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的过渡,市场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晚清人士提出了许多发展市场经济的思想。 

    一、发展商业和对外通商的思想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晚清人士开始以新的视角认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王韬最早把商业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了“商富即国富”、“恃商为国本”的主张。他说“通商之益有三,工匠之娴于艺术者得以自食其利,游手好闲之徒得以有所归,商富即国富,一旦有事,可以供输糈饷,此西国所以恃商为国本者与?”[1](P391)他把商业提到“国本”的地位。薛福成进而把商抬高到“握四民之纲”的主宰地位,他批评中国士农工商的传统职业等级序列:“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2](卷3,第1页)郑观应发挥了薛福成的观点,指出“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3](P604)“士无商则格致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是商贾具生财之大道,而据四民之纲领也。”[4](P607) 

  随着对外通商日益发展,思想界人士开始积极思考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及具体途径。薛福成指出,商业竞争已成为中外交往的大趋势,“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5](商务卷1,第2-3页)他主张,“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之;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5](商务卷1,第2-3页),就是要发展中国自己的商业优势,积极开展中外贸易竞争,以伸利权。郑观应把“商战”视为民族自立的前提条件,他强调商战不易被人发觉和认识的特点,认为兵战祸显,商战祸大,兵战治标,商战固本,“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6](P595)何启、胡礼垣对商战作了形象的表述:“今之国如有十万之豪商,则胜于有百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