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安东尼奥尼拍《中国》:
揭秘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吻
新中国的红色颂歌 ——
中国的音乐家和管弦乐的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新中国经济第一战:意义
毛泽东拒批斯大林:莫斯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2000年前中国人洁齿法:
最新热门    
 
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

时间:2007-3-10 10:56:40  来源:不详
借助于“落后地区”(如清初四川)的例子,可以归纳出一些特征,有助于分析典型的“不发展地区”。相比之下,四川是一个开发既早、又曾达到较高发展水准的地区。清初的“大倒退”,毕竟是一时的现象;所谓”不发展地区”,严格地说,主要是指一些长时期中始终处于不发展状态,即在客观上虽有条件(如耕地充足),但却“满足现状”不求发展的地区。因此,在经济水平之外,还需注重经济形态的分析。

在清代18世纪以前,广西是一个一直处于不发展阶段的地区。据统计,从宋代到清代初年,广西人口始终未超过50余万户、200余万口的水平,处于一种“生齿不蕃”、“土旷人稀多弃地”的状况;[30] 即令人口有所增加,增长率也是很低的。这与以后的发展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

除人口状况之外,这一时期广西地区经济的特征还有:

(1)田不尽耕:宋代,“深广旷土弥望,田家所耕百之一尔。必水泉冬夏常注之地然后为田,苟肤寸高仰共弃而不顾”;[31] 明代,“平原旷野,一望数十里不种颗粒;僮人所种止山衡水田,十之一二耳”;[32] 以至清初仍是一派“土旷人稀,多弃地”的景象。[33]

(2)地不尽利:“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籽耘,一任于天”。[34] 山衡水田,十种一二,“又多不知种麦粟,地之遗利可惜”。[35] “灌溉不时,鉏耰易倦;桂林而下多不辨菽麦,至今粮莠杂生,亦不一顾也。”[36] “所出衹米谷;“但取滨江及山水自然之利”,“不得高卑宜植良种”,“不知陂渠塘堰而资蓄泄”。[37] “土瘠民贫不事力作”,“株守度日而已。”[3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