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安东尼奥尼拍《中国》:
揭秘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吻
新中国的红色颂歌 ——
中国的音乐家和管弦乐的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新中国经济第一战:意义
毛泽东拒批斯大林:莫斯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2000年前中国人洁齿法:
最新热门    
 
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

时间:2007-3-10 10:56:40  来源:不详
(10)需求不足,压抑生产:表现为主产品价格低下,艰于出售,社会购买力低,以及各方面生产的不充分。

以上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传统经济发展序列的第一个层次——不发展经济的各种特征。如前所述,这类经济地区到清代18世纪以前还占有中国农业地区中极大的面积。它们主要是中南、西南和东北地区。至于华北和中原的广大地区,虽然自宋以来无大发展,但相比之下发展水平却要高出许多,所以不能归入此类(它们多数可归入第二层次)。

与各种流行的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停滞的论点相反,中国经济的发展并非早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是逐渐提高,有其自身的步骤,并一直“保有余地”的。例如在耕地开垦方面,它是随人口增加而不断拓展,从华北逐渐走向江南、华南、西南和东北,一再形成较高的人口密度和高密度人口经济,一再开垦新的耕地,这样一步步地拓展到整个中国;以至耕地统计中有将近一半的面积是在18世纪以后200年间才得以垦辟的。[77] 正是这样的历程,使中国传统经济在过去的二三千年中始终葆有新鲜的活力和一再达到新的发展高峰。对于这一历程及其合理性的一面,我们实有必要给予重新认识。

在不发展经济的特性中最关键的一个,就是它的不发展性质。那种自足自乐,不求发展的境况,加上低水平供给的易于取得,以及人口增加较慢等因素,造成了这种地区长期“不发展”的局面。这种供需间的关系和自足无他求的状态正是不发展问题的症结所在。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增加有效需求,以带动其受到压抑的、不得发展的生产。没有这种变化,这些地区就会长期地继续处于不发展状态之中,而难以起步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在这方面,无论是扩大税收(如宋以后的江南)、增加收购(如宋代广西),从史实观察,都不如人口增加的作用为大。例如清初的四川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