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安东尼奥尼拍《中国》:
揭秘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吻
新中国的红色颂歌 ——
中国的音乐家和管弦乐的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新中国经济第一战:意义
毛泽东拒批斯大林:莫斯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2000年前中国人洁齿法:
最新热门    
 
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的分化与粘连

时间:2007-3-10 10:57:38  来源:不详
(《民声日报》1912229日。)由此可见,大约在1913年前后,产业资本家集团业已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他们已经表露出强烈的集团自我认同意识,不再满足于混迹“商”的行列。

  若按近代化程度划分,中国近代产业资本集团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主体和外围两大部分。主体部分由使用机器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新式工厂企业主构成;外围部分则由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主构成。所谓工场手工业,通常指那些不使用原动力或者说不用发动机,雇佣工人不满30人的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同机器大工业相比较,这些工场或作坊具有资本少、产值大、规模少、家数多的特点。据1912年调查,全国20749家工厂中不使用原动力的手工工场占9825%,使用原动力的工厂只占175(彭泽益:《近代中国工业资本主义中的工场手工业》,《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1期。)。“外围”大大超过“主体”,使中国近代工业的总体有机构成严重偏低,并使产业资本家集团的“现代性”不得不大打折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