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安东尼奥尼拍《中国》:
揭秘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吻
新中国的红色颂歌 ——
中国的音乐家和管弦乐的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新中国经济第一战:意义
毛泽东拒批斯大林:莫斯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2000年前中国人洁齿法:
最新热门    
 
中国和欧洲何时拉开差距

时间:2007-3-10 11:02:28  来源:不详

    彭慕兰的观点与以往的认识迥然有别,他对以欧洲为中心来看待历史的西方流行思路很不以为然,在他的书中以大量的史实批驳了琼斯所谓的欧洲在*制度、生产力、生态等方面全面优于亚洲的看法,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去中心化”的倾向。他认为,我们不仅要质疑为什么中国没能像欧洲那样发展这种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也要追问为什么欧洲没有循随中国那样的密集化-内卷的趋向。当然,他的许多具体论证也并不都十分有力,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却是很有启发性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黄宗智与彭慕兰的争论

    彭慕兰的《大分岔》出版后,以其大胆新颖的立论,备受美国的中国学界和欧洲史学界的关注,并获得美国东亚研究的最高奖。不久,这部新著就推出了简装本,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但这部著作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也引起了一些中国学家的强烈质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黄宗智教授并在去年5月出版的《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上发表了题为《发展还是内卷?——18世纪英国与中国》的长篇书评,对《大分岔》一书提出了措辞尖锐的批评。为了慎重起见,该杂志在同一期上还发表了彭慕兰本人的长篇回应文章《超越东方-西方的二分模式》,以及李中清、康文林、王丰合写的《现实性抑制还是中国式抑制?》,艾仁民、罗伯特·布伦纳撰写的《英国与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分岔:财产关系、微观经济与发展模式》等文章,就《大分岔》及黄宗智的书评展开论辩。去年6月6日,洛杉矶加州大学历史系特别组织了一场面对面的辩论会,出席者除了彭慕兰、黄宗智外,还包括李中清、阿瑟·沃夫、艾仁民、罗伯特·布伦纳、王丰等学者。我未尝参加本次辩论会,据说,辩论会基本上分为两派,或支持彭慕兰,或赞成黄宗智,各有理据,因此场面虽甚热烈,却无法形成共识。

    在《发展还是内卷?》的长篇书评中,黄宗智对彭慕兰著作中的“核心经验论证”,即它涉及英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论证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彭书轻视关于具体生活和生产状况的知识,偏重理论和书面数字,以致在论证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经验性错误。彭书没有认真对待近20年来西方研究18世纪英国的主要学术成就,即对农业革命、原始工业化、城镇发展、人口行为转型以及消费变迁等“五大变化”的证实,把这些革命性的变化尽量写成是内卷型(即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演变,同时又把长江三角洲经历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描述成发展型(即劳动边际报酬剧增)的变化,结果抹杀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在黄宗智看来,英国工业革命起源于上述五大趋势及其与英国煤矿业特早发展的偶合,而18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则不具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中国后来进入的现代经济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