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正文
人民军队对唐家山的承诺
摧毁阎锡山的碉堡阵
马君武拳打宋教仁 受到
盛唐风流:杨贵妃给安禄
史海钩沉:毛泽东在井冈
民国初年时四川乐山的风
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像
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
论孙中山的现代国家建设
进一步加强孙中山的研究
最新热门    
 
安禄山的发迹 盛唐的不和谐音符(图)

时间:2009-9-17 13:27:53  来源:天津日报
sp;

    费尽心思

    笼络朝廷官员
    

    安禄山38岁以后的个人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如何能够得到皇帝的恩遇上。为了能够准确得到朝廷的动态信息,安禄山按照惯例派亲信在京城的进奏院(类似办事处)探听消息。事实证明,这一思路确保了他的步步发迹。他是如何做的呢?

    他费尽心思贿赂朝廷官员、攀附宰相,依靠众人的赞誉推美,营造个人发迹的政治环境。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河北采访处置使张利贞到营州考察,任平卢军兵马使的安禄山对张利贞及其随员厚赠金帛,张利贞在回朝复命之时对他大加称赞,第二年,安禄山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过了两年,又兼任了范阳节度使。天宝五载(746),吏部尚书席建侯为河北黜陟使监察河北,安禄山又如法炮制,和当年“厚赂往来者,乞为好言”一样,结果席建侯在向朝廷的报告中力称安禄山“公直、无私、严正、奉法”。这些皇帝的亲信大臣“并言其美”,皇帝对安禄山的宠信就“意益坚不摇矣”。尤其是他后来媚事宰相李林甫,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到更多的政治利益。所谓“右相李林甫与禄山交通,复屡言于玄宗,由是特加宠遇。”

    实际上,在这一时期,大量胡人成为唐朝边防军战士,对担任边帅长官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军将及节度使能有效统驭蕃兵,另一方面则要胜任守土安边之职。盛世之下内地不闻金鼓,不习攻战,汉族将帅数量相对减少,能够为朝廷所用的将领更是寥若晨星,蕃兵蕃将成为边地唐军的重要构成,统领边军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遂势不可当。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也正是这样一种形势之下的必然结果。旧史中把安禄山之叛归罪于李林甫重用蕃将的建议,实际上天宝年间重用蕃将乃是天宝军事体制变动的结果,是边疆防御局势的要求。李林甫即使首先动议重用蕃将守边,也是由于这一客观形势所迫。只是安禄山这一胡人能够得到重用,与李林甫等人的推美是有直接关系的。

    安禄山还善于利用掌握的权力进一步创造政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就是要让朝廷确信他可以确保唐朝东北边防的安全。为了“以边功市宠”,他常常利用欺骗手段诱杀“两蕃”。如历史记载:他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酒宴之时酒中放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皆不觉死,每度数十人。甚至不惜有意侵掠两蕃,制造事端,恶化边境形势。天宝四载(745年)三月,唐以宗室之女赐公主名嫁于契丹、奚,实行和亲,双方关系趋于缓和。但因两蕃不堪安禄山屡事侵掠,遂于当年九月“各杀公主,举部落以叛”。这样,安禄山有了出兵的理由,也就有了立功的机会。

    本来,东北边帅身兼“押两蕃使”,绥靖两蕃、确保东北边境安谧乃其职守,安禄山却借之成为他仕途腾达的阶梯,其阴毒残忍与狼子野心可见一斑。更可悲者,唐朝廷却把安禄山视为东北的“万里长城”,在封赏诏书中盛赞他“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直到叛乱前夕,唐玄宗还对他寄予厚望,说“东北二虏,藉其镇遏”云云。安禄山正是利用东北边防之势,挟两蕃以邀其功,一步一步博得了朝廷的信任、玄宗的恩宠。    

    曲意奉承

    讨皇帝欢心
     

    安禄山利用进京朝觐的条件,极力利用一切机会赢得皇帝的欢心。

    安禄山看准了唐玄宗对东北形势的态度,明白自己身当守边重任,向皇帝表达忠心十分必要。因此,安禄山总不失时机地以个人的方式向唐玄宗传达这种信号,除了时常进献贡物、俘虏以表明东北的安定外,安禄山很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表忠售奸。进京觐见时,他总是会用很肉麻的话表达忠心。在宴会上,安禄山进奏:“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唐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