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河北邯郸赵王城东周城址
河北邢台发现5座古代墓
南水北调河北段发掘出土
河北唐山丰润区发现一寺
北赞皇西高北朝家族墓地
河北省永年申氏家族墓地
河北卢龙蔡家坟 疑是两
揭“孤竹国”面纱考古队
河北邯郸市抢救发掘一唐
河北省邯郸市发现明代石
最新热门    
 
河北赞皇西高北朝家族墓地

时间:2011-04-23 11:19:34  来源:不详
重;地面原也应涂抹白灰,惜保存不佳,现基本无存。甬道入口上方砖砌高大的挡土墙,宽3.6米、高5.5米。挡土墙上部整体向西倾斜,每层砖收分约2厘米,下方接近甬道券顶处,两侧向西微凹,中间向东凸出。挡土墙上部被现代盗洞破坏呈一八字形豁口。甬道内砖砌封门墙两道,第一道封门墙位于甬道外侧,高2.3米、宽1.57米,呈扇面形封堵;第二道封门墙位于甬道与墓室衔接处,宽1.45米、高1.98米。

    墓圹开口长5.8米、宽5.6米。其中建造的砖筑墓室平面呈弧边长方形,底部内壁西边长3.97米、残高5.35米,北边长4.55米、残高2.85~4.2米,东边长4.3米、残高1.6~4米,南边长4.55米、残高4.75~5.35米,中间最大宽度东西4.8米,南北4.56米。墓室四壁错缝垒砌,四角攒尖顶。墓室顶部因盗掘塌落无存,复原内高约8米。墓室四壁和地面均涂抹白灰,但大都脱落。墓圹与砖墓室间局部构筑纵向砖墙,如墓室北壁外侧近中部即有一道。

    墓室北半部发现两具棺木朽痕,并列放置,均呈梯形、东宽西窄。北侧棺紧贴于墓室北壁下,长2.5米、宽0.9~1米。棺内铺垫白灰,长1.95米,宽0.61~0.66米,厚0.45米;白灰下板灰厚0.05~0.08米。棺木底板厚约0.08米,棺下方南北向铺垫4排卧砖,每排砖3~4块。南侧棺位于墓室中部,长1.9米、宽0.4~0.53米,腐朽严重。

    M52出土各类随葬品总计32件,种类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和玻璃器等,其中女性棺内头部出土的铜步摇冠残片、玻璃坠饰等形制独特,推测原物是一个比较精美的步摇冠。墓中出土墓志两方,据志文记载:墓主人为北魏尚书左丞、镇远将军、光州刺史李仲胤,其夫人为河间邢氏,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合葬于此。

    土洞墓共5座。如M4,该墓葬南距M3约55米,北距M6约40米,东距M1约80米。墓葬坐西朝东,方向87°。地表发现封土遗存。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由斜坡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约24米,墓底距现地表约10~10.5米、距墓葬开口约9.6米。斜坡墓道平面呈梯形,西宽东窄,长19.5米,上口宽1.1~2.6米,下口宽1.1~1.68米,西端高约9.6米。墓道两壁较为陡直,墓道底呈斜坡状,坡度约30°,斜坡长26米。墓道填土为黄砂石土,多含大块鹅卵石。甬道顶部已塌落,推测原为券顶过洞,平面呈长方形,长1.6米、宽1米,残高约1.3米。甬道内有两道封门砖墙,分别位于墓道与甬道衔接处、甬道与墓室衔接处。第一道封门墙保存完好,底部宽约1.6米、高约2米,立面略呈外凸状,。第二道封门墙仅垒砌十层,宽约1.1米、高约0.8米。墓室平面略呈弧边方形。墓室底部东西长2.7~3.1米、南北宽2.2~2.85米,地面无铺砖,顶部塌落,推测原为直壁、穹窿顶结构。墓室南部和中部原各有一具木棺。南侧棺棺内铺厚厚一层生石灰,墓主人头向朝东,头骨保存较好,牙齿尚存,其余肢骨保存一般,似为女性。中部棺内无生石灰,墓主人骨殖保存较差,似为男性。M4出土各类随葬品39件,虽因墓室顶部塌落而砸坏较多,但保存状态仍相对较好。除少部分随葬品位于棺内外,其余均位于墓室北部。种类包括陶器、青瓷器、陶俑、陶质模型、铜器、铁器和石器等。此墓出土陶俑两件,为一男一女,均为泥质灰陶,但其叉手叉足形态与北朝时期河北地区常见陶俑形态相异,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