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子五千言》之作者及宗旨 |
 |
时间:2009-6-25 14:48:01 来源:不详
|
|
|
作者:傅斯年 转贴自:洛阳老庄研究院 整理排录
(据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1997年版《史料论略及其他》整理排录)
洛阳老庄研究院
说 明
傅斯年先生《战国子家叙论》发表于1928年,其中第八节《〈老子五千言〉之作者及宗旨》多从感性、经验立言,又兼涉中西之学,故其研究路向虽不甚为学界所重,而固多创获。启予者商也,谁曰不然乎?
《新世纪万有文库》标点多误,今重加董理,用惠学人。
正 文
汪容甫《老子考异》一文,所论精澈,兹全录之如下:
《史记·孔子世家》云:“南宫敬叔与孔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老庄申韩列传》云:“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按:老子言行今见于《曾子问》者凡四,是孔子之所从学者,可信也。
夫助葬而遇日食,然且以见星为嫌,止柩以听变,其谨于礼也如是,至其书则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下殇之葬,称引周召史佚,共尊信前哲也如是,而其书则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彼此乖违甚矣!故郑注谓“古寿考者之称”,黄东发《日钞》亦疑之,而皆无以辅其说。其疑一也。
本传云:“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又云:“周守藏室之史也。”按:周室既东,辛有入晋(《左传·昭二十年》),司马适秦(《太史公自序》),史角在鲁(《吕氏春秋·当染篇》),王官之族,或流播于四方。列国之产,惟晋悼尝仕于周,其他固无闻焉,况楚之于周,声教中阻,又非鲁郑之比。且古之典籍旧闻,惟在瞽史,其人并世官宿业,羁旅无所置其身。
其疑二也。本传又云:“老子,隐君子也。”身为王官,不可谓隐。其疑三也。
今按:《列子》《黄帝》、《说符》二篇,凡三载列子与关尹子答问之语(《庄子·达生篇》与《列子·黄帝篇》文同,《吕氏春秋·审已篇》与《列子·说符篇》文同),而列子与郑子阳同时,见于本书。《六国表》:“郑杀其相驷子阳”,在韩列侯二年,上距孔子之没凡八十二年。关尹子之年世既可考而知,则为关尹 [1] [2] [3] [4] [5]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