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老子》文本演变已形成
涡阳拟推出电视连续剧《
苏州老子雕塑没有中国文
误读“吐舌老子”背后的
苏州回应老子吐舌雕塑被
苏州现老子吐舌雕塑引热
青铜《老子》内有“玄机
老子文化与管理书堂上海
青岛雕塑院长作品《老子
楚简全摹本《老子》在汉
最新热门    
 
“老子雕塑”与老子无关

时间:2012-12-29 16:33:24  来源:不详
作者:陈闲珍

  继裸女座椅雕塑之后,苏州金鸡湖畔的一尊老子雕塑再度引发争议。道家创始人老子以朴素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润泽千年,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瑰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万民敬仰的圣贤,在这尊雕塑上却眼睛紧闭,舌头伸出,露出嘴中一个大门牙,作出一副“龇牙吐舌”的怪状,雷倒了许多路过的市民和游客。(12月19日《扬子晚报》报道)

    如果说“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中国人心中自然就有一千个老子。对作者田世信来说,这尊名为《刚柔之道——老子像》的雕塑所代表的,无疑就是自己心中的老子形象了。之所以用“吐牙露齿”的模样来表现老子,田世信解释称其来有自。相传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问道老子“刚柔之道”,老子沉默不语,张开了嘴,露出牙齿,吐了一下舌头。舌头是软的,象征着“柔”的一面。而牙齿是“硬”的,象征着“刚”。岁月流逝,“刚”的牙齿已快脱落殆尽,而“柔”的舌头却依然完好。老子用形象的比喻回答了孔子“刚柔之道”的问题。因此,田世信认为,他的雕塑作品表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
  如此说来,“吐舌露齿”确实能够表现“刚柔之道”,但若就此宣称雕塑表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那只能说明作者的浅薄与无知。WWw.LsQN.cn
  众所周知,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至于如何描述“道”、表现“道”,则是一个难题。老子自己就曾说过,“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也就是说,“道”这种东西,是恍恍惚惚没有形体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可想而知,要表现“道”,何等难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道”一定就无法表现;事实上,老子就为“道”找了一个不错的“形象代言人”,那就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看来,如果一定要表现“道”,水是最好的代表;读懂了水的特性,一定程度上也就读懂了“道”。
  遗憾的是,在田世信看来,老子的核心思想就是“刚柔之道”,而这,显然是对老子的误读。要知道,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除了刚柔之道,老子还阐述了其它许多东西,比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正是这些丰富的内容,组成了深不可测的老子思想;至于刚柔之道,不可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哪里称得上老子思想的“核心”呢?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一棵树,那么“刚柔之道”不过只是树上一根细细的枝条而已。再说了,老子也只是用舌与齿来打比喻,作者就据此来表现“刚柔之道”,显得极端生硬而僵化。
  当然了,作为艺术家,田世信有创作的自由,怎样表现老子是他的权利,但若据此认为《刚柔之道——老子像》真的诠释了老子的核心思想,那简直是对老子的亵渎;更何况,从“吊死鬼”这一网友对雕塑的戏称中不难看出,雕塑充满了恶俗之气,与传说中充满了仙风道骨的老子相去甚远。
  由此可见,《刚柔之道——老子像》所表现的,只是作者田世信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水准与创作品位,与真实的老子并无关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