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历史名人正文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
离开中国后的司徒雷登:
司徒非
司徒达贤
司徒政
司徒福
司徒乔
司徒亮
司徒慧敏
司徒华城
最新热门    
 
司徒雷登: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被删去的名字

时间:2009-4-17 23:06:40  来源:新世纪周刊
了巨大变化,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离别中国60年后,司徒雷登终于回归不愿离去的这个国度,他的父母兄弟都安息在杭州西湖,他本人安卧在杭州半山镇,算是回到了家人身边,但是这里没有他的妻子路爱龄。1926年路爱龄在燕京大学去世,她是燕京大学安葬的第一位逝者,燕园也是司徒雷登遗嘱中的安息地。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路爱龄墓地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原墓址早已挪作它用。唯一能执行的,就是遗嘱中另一句“安葬于其他任何地方”。

燕园之父

司徒雷登把一个名不见经传、各自为政的“Peking University”建成了一所“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的著名大学

那位瘦高的西方男人,经常骑着毛驴在北京城里城外转悠,有时他的坐骑会变成一辆奇怪的两轮车。1919年,中国骑自行车的人还很少,只有紫禁城里10多岁的皇上和他的兄弟,以及城外的少许几个洋人。

这是个42岁的美国人,刚被教会从南京派到北京来,他想给自己新接手的这所学校,找个更有发展空间的校址。在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之前,这位牧师服务于杭州,那是他热爱的地方,熟悉程度胜于美国家乡。

美国长老会派这位名叫John Leighton Stuart的牧师到北京来,是希望通过这位“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和“美联社驻南京特约记者”的努力,使一所几家合办的教会大学“Peking University”,发挥出其在华应有的作用。

地处北京盔甲厂的汇文大学和灯市口的协和大学(包括通州协和大学),几拔人马,都在强调自己,无法合作。美国 “学生志愿参加海外传教运动”领袖罗伯特·史庇尔认定了,只有司徒雷登这样深切了解中国、中英文俱佳、思想开朗、在华人青年中具有影响的人,才是那所“Peking University”校长的不二人选。

同时代的两个“北京大学”

几乎没什么人支持司徒雷登到北京接手这个烂摊子,朋友中只有后来创办了《时代》周刊的享利·卢斯博士支持他北上履新,不过卢斯提醒说:上任前先了解一下财政状况。

燕京大学著名校友冰心的老师包贵思女士1936年写《司徒雷登博士传略》时,提到了当时的财政问题:“那时的燕大是一无可取。我们很局促地住在城内,没有教员也没有设备,学生不到百人,教员中只有两位中国人。许多西方教员,不合于大学教授的条件。”更要命的是“常年经费有一半是落空的”。驱使司徒雷登成行的,是他多年来想在中国办一所好大学的愿望。初到盔甲厂校址(今北京火车站附近)时,这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