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经济学家朱偰:为保留南
古道
探秘北京古崖居主人戍边
最新热门    
 
西京古道:一骑红尘 五百年驿道(图)

时间:2009-9-22 10:07:01  来源:广州日报
古石碑,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重修梯云记》碑,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古庙的来历。原来这座庙以前就有,是纪念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明代重修,民间把一位叫朱什七郎的郎中请进庙里,奉为治伤除病并庇佑行人的神灵,“凡官宦旅商贾皆受庇焉”。


    继续上路,突见梯云岭的半山坳立着一座石室古亭,正值累极,于是兴高采烈奔了进去。凉亭顶为拱形,用纯青石块砌筑而成,亭内大概三四十平方米。许化鹏引我们看亭北门两边的碑联:“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

    再行到一条石板桥头,一块圆头方身碑隐藏在杂草里。许化鹏说,这块碑是专给当时客死在古道之上的行者立的祭祀碑,它还起着辨别方向的作用。像这样的无祀碑在西京古道上沿途都有。两千年前,这里都是原始森林,野兽出没,可以想象,顺利走过古道将是一件多幸运的事情。

    古道遗风:大桥镇

    逢山必有客

    观澜书院浩荡书香

    古西京驿道在乳源境内160多公里。从腊岭、龙南、大桥进入梅辽四地,100多公里的路程,周边基本上为客家人的聚居区。

    对乳源客家文化颇有研究的潘启养先生告诉记者,历史上中原人几次南迁,第三次发生在元末明初,那时中原及江南一片战火,随着南宋覆灭,元军步步紧逼,移民由北向南逃到岭南。而当时珠三角和沿海各地的平原沃土早已被土著和早期的迁入者所拥有,新移民只好寻找无人居住的荒郊野岭,成为“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的客家人。西京古道沿途所经的大桥、岩云、梅花等地,遂成为这些客家人的聚居区。

    位于西京古道旁的大桥镇白牛坪,地处粤北高寒石灰岩山区,海拔约六七百米,所处位置属于南岭山脉“风口”。而真正让这个小镇有了名气的是它的书香——这个地处偏远的古村落,很不平凡地拥有三间书院。      

    观澜书院浩荡书香      

    我们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拜访了其中最有名的“观澜书院”。据说它的得名是因为在清代刚刚落成的时候,书院前方有一波滔滔奔流的河水,波涛起伏,滚滚向前,故取名“观澜”。

    观澜书院共分四进:一进拱秀门,二进观澜门,三进明德堂,四进资深堂。虽是建于200多年前,但至今保存完好。阔大的四合院里,楼廊、栏杆、门楣……处处都有花草鸟雀,或福、禄、寿等篆刻的精美装饰。

    今天还住在观澜书院里的村民,虽然对这大宅子的修建历史不甚了解,但也粗略地知道当年建这个书院的是清代一个名叫许景发的贡生。许化鹏告诉我们,其实当年的大桥村出过不少像许景发这样的文化人。根据记载,清朝时候的大桥村,曲折绕村数百家,文教之风颇盛,人才辈出。取得各种功名的人有150多人,并且出过数十名七品以上的官员。

    这样辉煌的历史至今留有证据:在大桥镇大桥老屋村大门坪前,我们看见了至今保存完好的14对“桅杆石”。它们以青石雕制,高1至2米。许化鹏告诉我们,这些桅杆石是古代的大桥村人用来竖桅杆的桩墩。“那些桅杆树一般会高十五六米,顶端冠戴金属制成的杆顶,是明清时期村中为具有功名之人所立的标志物,象征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官职名位。”

    树立桅杆石的行为,或许可以看作是大桥镇的客家人“崇文重教”传统的集中表现。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